2025年7月16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烟草市场格局再次迎来微妙变化。在“AI标题”这一主题下,记者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及消费者群体,发现尽管电子烟等替代品不断涌现,传统烟草消费尤其是细支香烟市场仍保持一定韧性。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税收同比增长3.2%,其中细支香烟销售额占比提升至17.8%,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超市内,记者注意到货架上细支香烟的陈列面积显著扩大。店长李明告诉记者:“现在年轻顾客偏爱细支,特别是‘中华金细支’和‘玉溪软细支’,价格在80元至120元之间,销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5%。”细支香烟最常见有哪些品牌?业内人士透露,除了上述品牌,‘利群细支’、‘双喜(硬经典细支)’以及‘娇子X’等中高端细支系列也备受青睐,其中‘娇子X’单包售价约70元,凭借独特的包装和口味细分策略,在二三线城市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然而,与消费热度形成对比的是,烟草行业的合规压力持续加大。7月1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广告的通知》,明确禁止在社交媒体平台以“AI生成内容”形式变相推广烟草产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品牌试图通过“元宇宙概念”或“智能推荐系统”进行营销,但均被监管部门迅速叫停。某省级烟草公司市场部经理坦言:“现在连‘送烟敬烟’等传统习俗的讨论都可能触红线,合规成本越来越高。”

在消费者群体中,对细支香烟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28岁的程序员王先生表示:“细支烟燃烧慢,单支价格虽然不便宜,但总成本比粗支烟低,适合偶尔抽一两根的场合。”与之相反,45岁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则认为:“细支烟的焦油量宣传得再低,本质上还是有害的,年轻人追求时尚,但健康风险没变。”细支香烟最常见有哪些品牌?王先生补充道:“我们圈子里流行‘七匹狼(软细支)’和‘南京(炫细支)’,价格在50元左右,包装设计很吸引人。”

行业专家对细支市场的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控烟协会顾问许桂华指出:“细支烟的流行反映了消费升级趋势,但监管机构正通过税收调节和健康警示来平衡市场。例如,2025年1月实施的‘包装新规’要求细支烟盒增加‘吸烟有害健康’的动态图标,已对品牌溢价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在市场行情方面,记者获取的内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细支烟产量同比增长8.3%,但库存周转天数从45天延长至52天,显示渠道库存压力上升。某区域品牌负责人透露:“‘真龙(细支)’等区域性品牌开始通过跨界联名(如与茶饮品牌合作)刺激消费,但效果有限,头部品牌仍占据七成以上市场份额。”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巨头的动向为国内市场带来新变数。7月8日,英美烟草集团宣布其在中国合资公司推出“低温细支烟”试点,利用AI技术优化烟丝燃烧温度,宣称可降低40%有害物质。该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地限售,单包定价高达150元。有消费者评价:“口感确实柔和,但价格太离谱,感觉像‘智商税’。”

在法律合规层面,北京市朝阳区烟草专卖局近期查处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制作“电子烟伪装成细支烟”的案例。执法人员表示:“新《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将此类行为列为非法生产,最高可处货值金额三倍罚款。”这一案例引发行业震动,多家企业紧急下架了涉嫌“擦边球”的细支烟新品。

展望下半年,随着“世界无烟日”临近,各地控烟力度可能进一步升级。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的10位烟民中,有6位表示“会考虑尝试细支烟”,但均强调“只是尝鲜,不会增加吸烟频率”。这种矛盾心态或许正是细支烟市场在合规与创新间寻求平衡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