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烟草行业线上市场迎来新一轮波动,国内外品牌竞争加剧,监管政策持续收紧,消费者行为变化显著。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烟草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2.3%,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3个百分点,反映出市场进入调整期。
记者今日走访多家线上烟草销售平台发现,国内品牌“利群”和“黄山”的线上销量稳居前列,其中“利群(软红)”(售价50元/条)和“黄山(红方印)””(售价55元/条)的月销量均突破10万条。然而,一位不愿具名的平台运营人员透露:“近两个月,国外香烟微商代理的活跃度明显上升,尤其是来自东南亚和欧洲的代理,通过社交平台销售未经授权的品牌,价格比国内低20%左右。”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线上烟草市场合规报告》显示,监管部门已累计查处线上违规销售案件312起,其中涉及“国外香烟微商代理”的占比达37%。报告特别指出,部分代理利用虚拟货币和加密通讯工具逃避监管,成为打击重点。一位参与案件侦办的执法人员向记者表示:“这些代理通常以‘私人订制’为名,通过微信、Telegram等渠道交易,单笔金额多在1000-3000元之间,难以追踪。”
在合规市场方面,头部企业纷纷调整线上策略。中国烟草总公司旗下的“中烟在线”平台于今日上线新版“电子追溯系统”,消费者购买每条香烟后均可扫码查询生产日期、物流轨迹和销售授权。记者测试发现,该系统与公安部“天眼”数据库联网,一旦发现异常交易,系统可自动标记并预警。一位中烟在线的技术负责人解释:“比如某用户连续购买10条‘中华(硬)’(售价600元/条),系统会提示风控部门核实。”
消费者态度分化明显。来自北京的烟民王先生(化名)向记者抱怨:“现在买烟太麻烦,以前通过微商能买到‘万宝路’(售价70元/包,走私价约45元),现在查得严,只能买国产的,口味差别还是有的。”而另一位河南消费者李女士则表示支持:“国外香烟微商代理确实扰乱市场,我身边有人因为买假烟肺部感染,正规渠道才最可靠。”
行业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北京烟草协会副会长陈明认为:“短期看,线上烟草市场可能因监管趋严而降温,但长期而言,合规化、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国外香烟微商代理的存在,本质上反映了消费者对多元化选择的诉求。”而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张教授则警告:“这类代理不仅逃避税收,还可能走私违禁成分,如土耳其部分品牌添加的苯并芘含量超标,对健康威胁更大。”
市场行情方面,进口烟草品牌价格战愈演愈烈。记者发现,某国外香烟微商代理在抖音直播间宣称“万宝路(薄荷味)”(正规渠道售价80元/包)限时特惠40元/包,但评论区很快被监管账号“烟草卫士”置顶警告:“该账号涉嫌无证经营,已移交地方烟草局处理。”与此同时,国内品牌也在通过促销活动稳住市场,如“双喜(硬)”推出“买三送一”活动,实际售价约42元/条,接近代理渠道的“万宝路”价格。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今日发布声明,称将暂停与所有中国区线上代理的合作,转而通过“官方旗舰店”模式销售。该声明提到:“我们尊重中国烟草市场的法律法规,未来将重点布局线下免税渠道。”这一举措被业内解读为对监管压力的回应,也预示着“国外香烟微商代理”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危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消费者已开始转向替代品。电子烟品牌“悦刻”的线上销售额本月环比增长18%,其旗舰产品“悦刻4代”(售价298元)的销量创下新高。一位电子烟店主透露:“很多老烟民因为线上真烟难买,转而尝试尼古丁盐雾化弹,口味选择更多,也更方便。”不过,中国电子烟行业协会提醒消费者:“虽然电子烟监管逐步规范,但部分‘三无’产品仍存在健康风险。”
综合来看,2025年7月18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监管收紧、黑灰产活跃、消费者分流等多重特征。随着“国外香烟微商代理”的生存空间被持续压缩,行业或将进入新一轮洗牌期,而消费者在合规与便利之间的权衡,也将深刻影响未来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