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随着烟草行业政策持续收紧,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今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价格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公司严格执行零售指导价,严禁低价倾销、捆绑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一政策出台后,行业内外反响强烈,多家烟草企业已开始调整销售策略,部分零售终端则面临库存积压的困境。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烟草零售店发现,政策落地后,低价力士烟货到付款的现象明显减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主表示:“之前有些顾客点名要低价力士烟,现在都不敢进货了,怕被查到。现在店里主要卖的是中等价位的红塔山,利润空间虽然小,但至少合规。”
烟草行业分析师李明(化名)指出,这一政策旨在遏制“天价”与“低价”并存的市场乱象。“过去几年,一些地方出现低价力士烟货到付款的促销活动,不仅扰乱市场秩序,还可能滋生假烟流通。新规明确零售价不得低于成本价,这对规范市场有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消费者群体的反应也值得关注。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便利店,记者采访了两位烟民。张先生(化名)说:“以前10块钱能买到一包低价力士烟,现在最便宜也要12块,确实有点吃不消。”而刘女士(化名)则认为:“价格涨点也正常,毕竟健康问题更重要。”
在政策解读方面,多位业内专家强调,此次调整并非“一刀切”。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王强表示:“政策的核心是‘双控’,即控制低价扰乱市场和控制高价引发的社会问题。比如,低价力士烟货到付款的模式此前在部分偏远地区泛滥,导致税收流失,新规后这些行为将受到严格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落地后,部分烟草企业开始调整产品结构。云南中烟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公司正在逐步淘汰低价产品线,比如力士系列的部分单品,未来将主推中高端产品,如‘云烟(软珍品)’,零售价约50元一包。”
市场监管方面,各地烟草专卖局已启动专项检查。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处处长陈华介绍:“近期查获多起低价力士烟货到付款的违规案例,涉及金额超过50万元。下一步将重点监控线上渠道,防止不法商家利用网络平台逃避监管。”
在真实报道中,记者发现,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广州一位烟民李先生(化名)表示:“以前经常通过某电商平台购买低价力士烟,现在平台下架了相关商品,只能去实体店买,价格确实贵了不少。”
烟草相关法律和合规问题也成为讨论焦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制品零售价格由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核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降低或提高。此次新规进一步细化了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甚至吊销许可证。
业内专家还提到,政策调整对行业洗牌效应明显。某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利润同比下降5%,主要原因是低价产品销量受限。不过,高端产品如‘中华(硬)’(零售价约70元一包)销量增长15%,说明市场正在向规范化、高端化转型。”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一位王女士(化名)说:“低价力士烟货到付款虽然便宜,但质量不稳定,现在宁愿多花点钱买正规渠道的烟。”而另一位赵先生(化名)则抱怨:“政策一出,连‘利群(软)’(零售价约35元一包)都买不起了。”
在市场行情报道中,记者注意到,政策落地后,部分零售终端出现“囤货”现象。一位浙江零售商透露:“政策公布前,我进了500条低价力士烟,现在只能按指导价卖,库存压力很大。”
多位烟民或消费者对政策的看法不一。北京一位烟民陈先生(化名)认为:“低价力士烟货到付款的模式确实该管管,但价格涨太快,普通烟民负担加重。”而上海一位消费者则表示:“支持政策,健康第一,价格问题可以慢慢适应。”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部分不法商家试图通过“代购”“走私”等途径规避监管。广东省烟草专卖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近期查获一批走私低价力士烟,涉及金额约200万元,这些烟大多通过边境地区流入市场。”
在监管报道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将加强跨部门协作,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烟、低价倾销等行为。同时,鼓励消费者举报违规行为,举报电话12313。
综合来看,2025年7月16日的政策调整标志着烟草行业进入新的规范化阶段。低价力士烟货到付款等模式被严格限制后,市场秩序有望进一步净化,但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仍需关注。未来,行业如何在合规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