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净化行动,各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展开专项检查,重点打击非法渠道流通的烟草制品。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上半年全国共查处涉烟违法案件1.2万起,涉案金额超过5亿元,市场净化率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大型商场的烟草零售店内,记者看到店员正在核对每一包香烟的条形码和防伪标识。该店负责人表示:“现在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格,我们每天都要上传销售数据到烟草系统的平台,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记者注意到,店内摆放的“紫钻石烟30元”等合规产品均贴有清晰的价格标签,且价格与烟草专卖局公示的指导价一致。

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李明今日接受采访时强调:“今年是《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关键执行年,各地必须严格落实‘一店一码’管理制度,确保每包香烟都可追溯来源。”他透露,近期国家局已联合公安部、海关总署等部门,针对跨境走私烟草制品开展“利剑2025”专项行动,上半年查获走私香烟近2万条,涉及金额约4000万元。

行业专家王教授指出,当前烟草市场净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伪劣产品”与“价格战”并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仿冒知名品牌,如将‘紫钻石烟30元’的包装进行微调后流入黑市,消费者很难辨别。此外,部分零售商为追求利润,从非正规渠道进货,导致市场价格混乱。”他建议消费者可通过“中国烟草”APP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验证真伪。

记者走访上海、广州等地的烟草市场发现,合规零售商的生意反而因市场净化而回暖。广州越秀区一家烟酒店的店主告诉记者:“以前每天能卖200包左右,现在虽然总量少了,但每包的利润更稳定,特别是‘紫钻石烟30元’这种中端产品,回头客很多。”他补充道,近期烟草专卖局对零售价格进行了规范,禁止任何形式的促销打折,但正规渠道的货源供应更加充足。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来自北京的刘先生表示:“现在买烟更放心了,以前总担心买到假货,现在只要在正规商店买,价格和品质都有保障。”而另一位消费者则吐槽:“‘紫钻石烟30元’这种产品在黑市能卖到40多元,但很多人图便宜去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在监管技术层面,多地烟草部门已启用“智慧监管”系统。深圳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零售终端的销售数据,一旦发现某品牌香烟销量异常激增或减少,系统会自动标记并推送检查指令。目前,深圳的烟草市场净化率已达到96.8%,位居全国前列。

不过,行业内部仍存在一些争议。某卷烟厂负责人匿名向记者透露:“过度净化可能导致合法渠道的货源紧张,有些偏远地区的零售商甚至出现断货情况。”他呼吁监管部门在打击非法渠道的同时,也要确保合规企业的正常生产与销售流程。

针对市场净化对消费者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消费报告》。报告显示,超70%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更倾向于购买价格透明、来源可靠的烟草产品,但仍有约15%的消费者因价格因素选择非正规渠道。中消协建议,烟草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非法烟草危害的认知。

在政策执行层面,多地已出台配套措施。例如,江苏省烟草专卖局要求所有零售商必须安装具备溯源功能的电子结算设备,并在店内显著位置张贴“拒绝销售非法烟草”的承诺书。一位参与检查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基本堵住了‘最后一公里’的监管漏洞。”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市场净化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部分不法分子通过“蚂蚁搬家”式的小批量运输逃避监管。在广东某港口,海关人员查获了一批伪装成日用品的走私香烟,其中包括“紫钻石烟30元”在内的多个品牌。海关关长表示:“这类案件虽然单次案值不大,但积少成多,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总体来看,2025年7月的烟草市场净化行动呈现出“高压严打”与“长效机制”并重的特点。随着监管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消费者意识的提升,合规烟草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但反走私、反假货的斗争仍需持续发力。在这一过程中,“紫钻石烟30元”等标志性产品能否成为市场净化的标杆,还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