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全球烟草行业迎来了一系列备受关注的新动态。在监管趋严、市场波动和消费习惯变化的背景下,烟草行业的发展路径愈发复杂。据记者调查,南昌本地人抽什么烟,这一话题再次成为行业焦点。近日,南昌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地卷烟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其中低焦油、细支烟等健康导向型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在南昌,记者走访了多家烟草零售店,发现“南昌本地人抽什么烟”的讨论热度不减。一位姓李的店主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喜欢细支烟,比如‘南京(细支)’和‘娇子(细支)’,价格在50元左右一包。而老一辈人还是偏爱‘红塔山’和‘利群’,价格在30元左右。”这种消费分层现象,折射出烟草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
行业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了《2025年烟草行业合规指南》,明确要求各生产企业加强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并加大对电子烟的监管力度。据《中国烟草报》报道,新规实施首周,全国共有23家电子烟生产企业因资质不全被暂停生产许可。一位业内专家指出:“监管趋严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在规范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仍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市场行情方面,国际烟草巨头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MI)宣布,其最新的加热不燃烧产品“iQOS Iluma”将在包括南昌在内的10个中国城市试点销售。该产品售价约180元/盒,远高于传统卷烟。该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张明表示:“我们相信,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这类产品有望获得市场认可。”
然而,消费者接受度并非一帆风顺。记者在南昌八一广场随机采访了5位烟民,其中3位表示“价格太高,不会尝试”。一位姓王的烟民说:“南昌本地人抽什么烟?我抽了20年‘白沙’,30元一包,习惯了。新玩意儿再好,价格不亲民也白搭。”
在法律合规层面,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审理烟草制品虚假广告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将“低焦油等于低危害”等误导性宣传列为虚假广告。南昌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红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我们将加大对烟草广告的查处力度,特别是针对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促销活动。”
从产业链角度看,原材料价格波动正影响着烟草企业成本。中国烟叶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烟叶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云南、贵州等主产区烟叶收购价平均上涨15%,导致部分品牌零售价上调。在南昌,记者发现“云烟(软)从25元涨到了28元”。
消费者评价方面,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传统品牌如“玉溪”、“中华”的月销量环比下降5%,而混合型卷烟如“双喜(硬)”销量上升12%。一位电商平台店主透露:“南昌本地人抽什么烟?最近咨询混合型的人明显增多,可能跟口味多元化有关。”
在健康警示方面,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与南昌市疾控中心联合开展了“烟草包装健康警示效果评估”项目。结果显示,带有图形警示的卷烟包装使南昌地区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南昌市疾控中心控烟办主任刘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将图形警示覆盖面积提升至85%以上。”
技术创新领域,国内首个“烟草区块链溯源平台”在江西落地,覆盖从烟叶种植到零售的全流程。南昌卷烟厂厂长赵伟介绍:“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查看产品从田间到嘴边的完整信息,这在南昌本地人抽什么烟的讨论中,成为了一个新的关注点。”
国际市场方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一项新专利,允许其在中国生产的部分产品出口至东南亚。这一举措被分析人士认为,可能对南昌等地的传统卷烟出口造成影响。
在环保压力下,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了《2025年绿色生产倡议书》,承诺到年底实现包装材料可回收率达90%。南昌卷烟厂已率先在部分产品中采用新型环保材料,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2000吨。
最后,在消费者反馈环节,记者整理了南昌市烟草消费满意度调查的部分结果:传统品牌满意度为78分,创新产品为65分,健康型产品为82分。一位参与调查的消费者表示:“南昌本地人抽什么烟?我更看重健康,哪怕贵一点也愿意尝试。”这一观点,或许预示着烟草消费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