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中国烟草行业在“降焦减害”的道路上再次迈出坚实一步。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焦油含量平均值已降至8.5毫克/支,较去年同期下降0.3毫克,这一成果与近年来行业持续推进的“减害降焦”技术密不可分。在山东滕州,当地烟草企业推出的“滕州八度香烟”成为行业标杆,其焦油含量控制在6毫克/支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

记者今日走访滕州烟草分公司时了解到,该产品自2024年上市以来,凭借其独特的“低焦油、高香气”配方,迅速占领了山东及周边省份的市场份额。滕州烟草技术总监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滕州八度香烟’采用了最新的微孔滤棒技术,配合天然植物提取物,在保证口感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有害物质释放量。”据悉,该产品零售价为每包45元,与同类高端品牌相比,价格更具竞争力。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卷烟减害技术路线图》明确要求,到2027年,全国卷烟焦油含量平均水平需降至8毫克/支以下,同时加大对电子烟、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力度。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杨功焕指出:“传统烟草的减害技术虽然取得进展,但与电子烟相比,其健康风险仍不可忽视。未来,行业需进一步探索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低焦油卷烟的需求正逐步增长。在上海烟草市场,一款名为“绿洲”的低焦油品牌近期销量环比增长12%,其焦油含量仅为5毫克/支。而“滕州八度香烟”在华东地区的经销商王先生透露:“虽然价格较高,但不少消费者愿意为健康支付溢价,尤其是35岁以上的男性烟民。”

消费者评价则呈现出两极分化。在滕州某工厂工作的张师傅(化名)表示:“‘滕州八度香烟’的口感确实不错,抽起来喉咙舒服多了,但价格还是有点高。”而另一位来自青岛的烟民刘女士则认为:“既然烟草无法完全无害,选择低焦油产品至少是一种自我保护。”

业内专家对“滕州八度香烟”的技术路径持谨慎态度。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志刚指出:“微孔滤棒技术虽能吸附部分焦油,但长期效果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真正的减害需要从烟草种植环节入手,如推广低尼古丁品种。”与此同时,云南某卷烟厂的技术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在试验一种“生物酶降解技术”,有望将焦油含量进一步降低至4毫克/支以下。

在法律合规方面,《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中新增的“减害技术强制披露”条款将于下月生效。这意味着,所有卷烟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其采用的减害技术类型及效果数据。滕州烟草法务部负责人表示:“‘滕州八度香烟’已提前完成相关认证,预计不会受到新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市场也在同步推进减害进程。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MI)的加热不燃烧产品IQOS在欧盟的销量已突破1亿支,其焦油含量仅为传统卷烟的1/10。国内某烟草集团海外事业部经理透露:“我们正在研究引入类似技术,但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接受度,短期内仍以改良传统产品为主。”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消费者对“滕州八度香烟”存在误解。有烟民认为“低焦油等于无害”,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陈教授强调:“焦油只是众多有害物质之一,吸烟者应理性看待减害产品的宣传。”而“滕州八度香烟”的研发团队也特别声明:“我们的目标是降低危害,而非鼓励吸烟。”

在零售终端,烟草专卖局对低焦油产品的推广力度正在加大。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零售指导价》显示,“滕州八度香烟”等符合减害标准的品牌将享受税收优惠,零售价上限可下调5%。滕州某便利店店主表示:“现在卖这种烟,顾客第一句话就会问‘真的少危害吗?’”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2025年的中国烟草行业正站在减害技术的十字路口。一方面,以“滕州八度香烟”为代表的改良型产品通过技术创新赢得市场;另一方面,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等新兴业态的崛起,正倒逼传统烟草加速转型。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在内部会议上透露:“未来三年将是减害技术的关键期,行业需在创新与监管间找到平衡。”

随着“滕州八度香烟”在山东市场的持续热销,其成功经验或将为全国其他烟草企业提供借鉴。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减害技术的推广都必须建立在科学验证和消费者教育的基础上。正如一位长期研究烟草政策的学者所言:“减害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更健康生活方式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