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全国烟草行业配额管理政策迎来新一轮调整,各地烟草市场动态备受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广东、北京、上海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及批发市场,发现尽管配额管理趋严,但市场供需基本稳定。在广东市场,有消费者和商家提及“黑狐狸香烟”是否合法销售的问题,而广东烟草局回应称,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正规品牌香烟均符合配额管理规定,未发现“黑狐狸”等非标产品。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配额管理实施细则》,各省市烟草批发企业的香烟采购配额较去年略有收紧,尤其是高端卷烟和进口品牌的配额进一步压缩。记者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看到,店员表示:“今年的配额比去年少了约5%,特别是‘中华’、‘茅台’等品牌,消费者购买时需要提前预约。”一位常客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随便买,现在得排队,有时候一周都买不到一包‘中华’。”
广东市场方面,配额管理对当地烟草消费习惯的影响更为明显。广东有没有黑狐狸香烟?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走访时,多位市民表示从未听说过该品牌。广东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黑狐狸’并非国家烟草总局批准的正规品牌,市场上如有流通,属于非法产品,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广东某批发市场老板李强补充道:“我们这里只卖正规渠道的烟,那些三无产品我们不敢碰,一旦被查到罚款很重。”
行业专家对配额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明指出:“配额收紧是行业调控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减少烟草消费总量,同时也能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他举例说:“比如‘双喜’(广东知名品牌)的配额虽然略有减少,但通过优化供应链,市场供应并未出现断档。”
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发现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在北京某写字楼工作的刘女士表示:“现在‘红塔山’(约40元/包)和‘白沙’(约35元/包)的价格基本没变,但以前能买到的‘利群’(约50元/包)现在经常缺货。”上海烟草集团则通过增加线上预约渠道,缓解了部分供需矛盾。一位上海消费者陈先生告诉记者:“我习惯用‘云烟’APP预约,虽然有时要等几天,但总比买不到强。”
烟草法律合规方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加大了对非法渠道香烟的处罚力度。广东某法院近期审理的一起案件显示,一名通过社交媒体销售假冒“玉溪”(约60元/包)的商贩被处以5万元罚款和1年监禁。广东烟草局执法队队长黄某表示:“我们联合网信办、公安部门,定期清理线上非法销售线索,今年已查处30余起案件。”
市场行情方面,进口香烟的配额变化引发关注。日本烟草公司旗下“柔和七星”在广东的配额较去年减少10%,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购买国产替代品。广州一位进口烟代理商透露:“现在‘黄鹤楼1916’(约200元/包)的口感接近,不少老客户转而购买。”
广东有没有黑狐狸香烟?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中,一位老烟民赵师傅表示:“我抽了几十年烟,没见过‘黑狐狸’这个名字,可能是假烟或者走私烟。”广东烟草局再次强调,消费者可通过“国家烟草局官网”查询真伪,正规香烟外包装均有防伪标识和条码。
在监管层面,多地烟草局推行“智慧监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香烟流通轨迹。上海烟草局信息中心主任孙女士介绍:“我们的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批发企业的库存和销售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比如某品牌香烟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向非指定区域,系统会自动预警。”这种技术手段有效减少了“套购配额”等违规行为。
消费者评价方面,有市民对配额管理表示理解。北京市民张女士说:“虽然买烟麻烦点,但能保证买到真烟,也防止小孩子轻易买到烟。”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配额收紧可能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黑市或自行网购,反而增加监管难度。广东一位烟草零售商表示:“我们希望配额政策能更灵活,比如根据门店销量动态调整,而不是一刀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配额管理严格,但香烟市场的总体秩序依然可控。广东烟草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省烟草市场真烟抽检合格率达99.2%,较去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监管科技化和消费者法律意识的提升,烟草行业的合规经营将逐步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