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全球烟草行业减害趋势持续升温,各国监管政策日趋严格,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低风险烟草产品成为行业焦点。在中国,烟草企业纷纷加大减害技术研发力度,黄鹤楼爆珠八度等创新产品凭借独特口感与减害技术优势,引发市场热烈反响。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烟草零售店发现,黄鹤楼爆珠八度凭借其“爆珠释放香氛、降低焦油含量”的设计,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据一位长期吸烟的消费者王先生表示:“这款烟的爆珠一捏,香味很足,而且包装上标注的焦油含量确实比普通香烟低不少,抽起来喉咙舒服很多。”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烟草市场减害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5%,其中黄鹤楼爆珠八度位列减害类产品销量前三。烟草行业专家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黄鹤楼爆珠八度采用的新型滤嘴技术,能有效减少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吸入量,这是烟草减害技术的一大进步。”
然而,减害并非意味着无害。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烟草制品减害技术指南》明确指出,任何烟草产品均不能宣称“无害”,减害产品需通过严格检测并符合国家标准。记者查阅相关文件发现,黄鹤楼爆珠八度已通过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其焦油含量比普通香烟低约40%,但价格也相对较高,目前市场售价为每包45元。
在国际市场,减害趋势同样显著。英国帝国烟草公司推出的“iQOS”加热不燃烧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但欧盟近期出台新规,要求所有减害产品必须标注“仅限成人使用”的警示语。日本烟草协会则表示,2025年将投入20亿日元用于减害技术研发,重点聚焦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产品的安全性提升。
烟草法律与合规方面,中国《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工作持续推进,多地出台公共场所禁烟细则。北京市卫健委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北京公共场所吸烟违法行为同比下降22%。一位法律界人士分析:“减害产品虽然提供了一种相对健康的吸烟选择,但监管重点仍在于减少整体吸烟率,而非鼓励吸烟。”
记者采访多位烟民发现,消费者对减害产品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45岁的张女士表示:“我尝试过黄鹤楼爆珠八度,味道确实不错,但价格有点贵。”而29岁的年轻烟民刘先生则认为:“减害产品只是心理安慰,关键还是少抽烟。”
烟草市场行情方面,尽管减害产品增长迅速,传统香烟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草税利总额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5.2%。行业分析师指出:“减害产品短期内难以撼动传统香烟的市场地位,但长期来看,随着健康意识提升,减害产品将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
黄鹤楼爆珠八度在行业内的成功并非偶然。记者了解到,该产品研发历时三年,联合多所高校实验室进行毒理学测试,最终通过“微胶囊爆珠+生物活性炭滤嘴”技术,实现了香气释放与有害物质过滤的双重效果。一位参与研发的工程师透露:“我们尝试了300多种香料组合,最终确定了这款产品的独特口感。”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社交媒体上关于黄鹤楼爆珠八度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该产品月销量突破50万包,好评率达92%。一位消费者留言:“抽惯了普通烟,刚开始觉得爆珠有点怪,后来发现确实更顺口,而且包装设计很有质感。”
然而,减害产品的推广也面临挑战。部分地区烟草零售商反映,部分消费者对减害产品存在误解,认为“减害=安全”,甚至出现“为了健康抽更多减害烟”的极端情况。某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加强消费者教育,强调减害产品的定位是相对降低风险,而非完全无害。”
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已要求所有减害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本产品可能含有尼古丁,尼古丁使人上瘾”等警示语。此外,针对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产品的监管政策也在持续收紧,预计2026年将出台更详细的分类管理办法。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专家对减害趋势表示谨慎乐观。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表示:“减害产品是行业应对控烟压力的必然选择,但技术突破仍需持续,监管与行业需共同推动产品向更安全方向发展。”
黄鹤楼爆珠八度的市场表现印证了消费者对减害产品的接受度正在提高。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该系列产品已计划推出更多口味,包括薄荷、桂花等香型,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与此同时,价格策略也将调整,预计未来半年内,该产品将逐步下调至每包40元,以扩大市场覆盖面。
在减害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烟草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黄鹤楼爆珠八度等创新产品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行业转型提供了可能路径。尽管距离真正实现“健康吸烟”的目标仍有距离,但减害趋势的持续发展,无疑为烟草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