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全国烟草市场净化工作再迎重要进展。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细则的进一步落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烟草企业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假冒伪劣、非法渠道流入的烟草制品,市场秩序得到显著改善。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零售终端,发现正规渠道卷烟销量稳步回升,消费者对正品烟草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店主王女士告诉记者:“最近两个月,我们店里的‘中华’、‘利群’等高端品牌销量环比增长15%,很多顾客主动询问如何辨别真伪,说明大家对市场净化工作的反响很积极。”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查获假冒卷烟案件同比减少12%,市场净化率提升至92.3%,创下近五年来新高。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在虹口区一物流仓库查获的非法烟丝生产线

记者在上海采访时,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支队队长李明透露:“我们联合公安部门在虹口区捣毁了一个非法烟丝生产线,现场查获假冒‘中华’烟丝5吨,涉案金额超3000万元。这些假冒产品不仅偷逃税收,还可能因添加违禁物质危害健康。”执法人员展示的现场照片显示,该生产线设备陈旧,卫生条件堪忧,与正规烟厂形成鲜明对比。

在消费者端,市场净化带来的变化同样明显。广州退休教师陈先生向记者展示他购买的正品“双喜”香烟:“现在每包烟都有唯一的追溯码,扫码就能查到生产日期和销售渠道,比以前踏实多了。”不过,也有年轻消费者对价格表示担忧。25岁的自由职业者张伟表示:“同款‘玉溪’去年卖50元/包,现在涨到58元,虽然能接受,但希望监管部门能控制一下涨价幅度。”

烟草行业专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强指出:“市场净化是‘控烟’与‘保供’的平衡之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2025年中国烟草制品非法贸易占比降至6.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得益于电子追溯系统的全覆盖和跨部门协作机制。”他特别提到,大掌门首抽哪些弟子好这一行业内部评价体系,虽与市场净化无直接关联,但反映了烟草企业对品牌培育的重视程度。

在行业层面,多家烟草企业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云南中烟披露,其“云烟”品牌通过渠道净化实现销量增长8%,利润率提升2.3个百分点;贵州中烟则表示,通过打击非法渠道,其“贵烟”产品线库存周转率提高至18天,创下历史最佳。不过,也有企业面临挑战。湖北中烟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坦言:“市场净化虽然减少了假冒产品冲击,但部分偏远地区因物流成本上升,合规产品价格高于非法渠道,导致合规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消费者对“大掌门首抽哪些弟子好”这类行业内部话题的讨论热度不减。一位烟民李先生解释:“这其实是在讨论哪些品牌性价比高、口感稳定,虽然和市场监管关系不大,但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的需求。”这种讨论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甚至一度超过了对价格波动的关注。

针对市场净化后的新形势,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赵红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完善‘互联网+监管’模式,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全国烟草制品全链条追溯系统升级,同时探索与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的数据共享机制。”他强调,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警惕“低价”、“折扣”等非官方销售行为。

在杭州西湖区一家烟酒店,店主周女士展示了最新版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和电子追溯设备:“现在每卖出一包烟,系统都会自动记录,顾客也可以扫码验真,我们自己的经营也更规范了。”这种变化,正是全国烟草市场净化工作取得实效的缩影。随着监管科技手段的持续升级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一个更加透明、规范的烟草市场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