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消费分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格局。记者走访多地烟草专卖店及零售终端发现,不同等级的香烟产品在价格、品牌和消费群体上均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消费分级趋势更为显著。在上海市中心的一家老字号烟草专卖店内,店员向记者介绍道:“现在顾客购买香烟时,会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选择不同等级的产品,高等级香烟如‘上海最大的老式香烟’依然保持稳定需求,而中低端产品则更多面向年轻消费群体。”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消费分级白皮书》,我国烟草市场已形成“高端、中端、经济型”三大消费层级。其中,高端香烟(单盒价格100元及以上)占据市场份额的18%,中端香烟(50-100元区间)占比45%,经济型香烟(50元以下)占比37%。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高端香烟市场份额提升了3个百分点,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烟草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消费分级政策实施后,市场秩序明显改善,假冒伪劣产品减少,消费者维权意识也显著提高。”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上海最大的老式香烟”这一经典品牌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一位年近六旬的李姓烟民告诉记者:“我抽了一辈子‘上海最大的老式香烟’,虽然现在价格涨到了每包65元,但味道和品质没变,还是值得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90后消费者小张则表示:“现在年轻人更倾向于尝试新口味,比如电子烟或低焦油产品,传统香烟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步老龄化。”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中国烟草协会秘书长王明远指出:“消费分级的背后,是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产品结构的优化,未来烟草行业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品牌升级。”

价格方面,记者在多地走访发现,不同等级香烟的价格差异显著。在北京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看到“中华”牌香烟售价为每包120元,而同品牌的中端产品“金中华”则为每包85元;经济型品牌“红塔山”则维持在每包35元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区域性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价策略,成功切入中端市场。例如,山东的“将军”牌香烟推出高端系列后,单盒价格突破100元,成为当地消费升级的典型案例。

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消费分级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烟草部门建立“一品一码”追溯体系,确保不同等级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全程可查。上海烟草集团法律合规部负责人张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已投入2亿元升级供应链管理系统,确保每一包香烟都能追溯到生产批次和销售终端。”与此同时,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价格欺诈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广州市烟草专卖局在7月15日的一次专项行动中,查获假冒高端香烟3.2万条,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消费者评价方面,多位受访者表达了不同看法。一位公务员王先生表示:“消费分级让市场更透明,我愿意为高品质产品支付溢价。”而一位自由职业者则认为:“50元以下的香烟选择太少,希望更多经济型产品能够保留传统口味。”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发现,关于“上海最大的老式香烟”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不少消费者认为这一品牌代表了上海烟草文化的经典传承。

市场行情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3%,其中高端产品增速达12.5%。云南中烟、上海烟草等头部企业通过产品升级和渠道优化,巩固了市场地位。但与此同时,部分中小品牌面临转型压力。一位来自安徽的烟草经销商透露:“现在低端市场利润空间被压缩,我们不得不转向中端产品,但品牌建设需要时间。”

在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电子烟与传统烟草的竞争态势。虽然国家已明确电子烟纳入烟草监管体系,但部分消费者仍将其视为替代品。北京某医院呼吸科主任陈医生指出:“消费分级政策实施后,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有所提高,但电子烟的长期影响仍需关注。”

综合来看,2025年7月20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消费分级下的多元发展态势。从“上海最大的老式香烟”的经典传承,到新兴品牌的崛起,再到监管政策的完善,烟草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监管政策的引导以及企业的创新,共同塑造着这一传统行业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