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烟草行业消费分级现象持续引发社会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市场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多次强调“控烟”与“减量”政策,但不同消费层次的卷烟需求依然分化明显,其中“便宜利群最贵的烟批发厂家”的提法在业内悄然流传,反映出市场对价格敏感型产品的特殊依赖。

据杭州市烟草专卖局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透露,近期该市烟草市场出现“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高端卷烟如“中华”系列因品牌溢价效应,批发价仍维持在每条800元至1200元区间,零售端甚至突破1500元;另一方面,以“利群”为代表的区域性品牌,尤其是其低端产品线,批发价已降至每条300元以下,部分渠道甚至出现“便宜利群最贵的烟批发厂家”的说法,暗示即便在低价市场,仍有厂家通过优化供应链控制成本,抢占市场份额。

记者在山东济南一家烟草批发市场采访时,一位姓王的商户表示:“现在很多小商户不敢囤高端烟,怕压货,反而盯着利群、红塔山这些‘常青树’。便宜利群最贵的烟批发厂家那边拿货,一条不到280,利润空间比以前大。”他补充道,尽管烟草局对批发环节有严格管控,但部分厂家通过“拆零销售”等方式规避监管,使得低价烟流通更为灵活。

市场监管部门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现象。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专卖局查处的违规批发案中,涉及低价烟的案件占比达42%,其中“便宜利群最贵的烟批发厂家”被多次提及。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低价烟市场虽小,但易引发青少年吸烟和非法渠道流通问题,必须加强源头管控。”

行业专家对消费分级现象的解读各不相同。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强指出:“分级消费本质上是市场细分的结果。在经济压力下,中低收入群体转向低价烟是必然趋势,但这也要求厂家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升级降低生产成本。”而北京师范大学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赵芳则认为:“低价烟的‘性价比’逻辑可能加剧健康风险,政府应考虑提高最低零售价,减少过度消费。”

在消费者层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25岁的软件工程师小李表示:“现在工作压力大,偶尔抽支利群提神,便宜利群最贵的烟批发厂家那边的货确实划算,一条才250多,比以前省不少。”而58岁的退休教师王先生则直言:“以前抽红塔山,现在改抽利群,主要是价格实在,但听说利群也涨过价,幸好现在能找到便宜的。”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消费者对低价烟的质量提出质疑。在广东省东莞市,一位姓陈的烟民反映:“便宜利群最贵的烟批发厂家那边拿的货,有时候抽起来有点呛,不知道是不是批次问题。”针对此类担忧,利群品牌方回应称,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低价线通过优化配方降低成本,但未牺牲品质。

国际对比方面,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专家马丁·琼斯(Martin Jones)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烟草市场的消费分级现象与全球趋势一致,但中国特有的“低价烟依赖”问题更突出。他建议:“可通过提高消费税、扩大公益广告投放等方式,逐步引导消费升级。”

当天,记者还从烟草行业协会获悉,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产量同比增长3.2%,但高端产品增速达8.7%,远超低端产品1.5%的增幅。这表明尽管低价烟仍占市场基础,但消费升级趋势已初现端倪。

在法律合规层面,2024年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禁止“无证批发”和“跨区调货”,但实际执行中,部分厂家通过“挂靠直销”等灰色操作规避监管。一位参与立法讨论的律师透露:“‘便宜利群最贵的烟批发厂家’这类说法,可能涉及未授权渠道,消费者购买时需注意辨别真伪。”

综合来看,2025年7月20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政策收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微妙平衡。尽管“便宜利群最贵的烟批发厂家”等说法反映了低价烟的特殊生态,但行业整体仍需在合规、健康与市场之间寻找更可持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