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各地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在苏州地区,15元以内的好抽香烟依然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据当地烟民反映,苏州15元内好抽的烟主要包括“黄山(红方印)”和“南京(软)”,这两款产品凭借其适中的口感和价格优势,在基层市场保持着较高的占有率。
记者今日走访苏州多家烟草零售店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秩序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市场监管,严打非法渠道香烟流通,但15元档位的香烟销售依然活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店主表示:“现在进货渠道管控更严了,但像‘黄山(红方印)’这种老牌低价烟,消费者需求量一直很大,尤其是农村和务工人员群体。”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3.7%。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司长王建宏在7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当前烟草行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既要保障税收贡献,又要落实控烟目标,平衡发展与责任。”这一表态也印证了行业监管的持续加码。
在苏州市场,15元档位的香烟之所以受欢迎,除了价格因素外,其品质控制也受到业内认可。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属的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专家张明指出:“低价烟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同样遵循国家烟草标准,比如‘南京(软)’采用的中式淡雅型配方,在降低焦油含量的同时保持了传统香烟的醇和口感。”
然而,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更健康的替代品。记者采访的30名烟民中,有7人表示正在尝试电子烟或尼古丁贴片。其中一位在苏州工业园区工作的张先生(化名)说:“我以前常抽15元左右的‘黄山’,但现在每天抽的量明显减少了,大概一周才买一包。”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的法律合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对传统烟草的电子化替代品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这使得部分烟民对传统香烟的需求出现回流。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李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法律层面正在形成传统烟草与新型烟草的协同监管体系,未来可能会出台更多针对性的措施。”
从市场行情来看,苏州15元内好抽的烟价格波动较小。记者在平江区一家连锁便利店看到,“黄山(红方印)”售价为14.8元/包,“南京(软)”为15.5元/包。店员透露:“虽然价格涨了几毛钱,但销量没受太大影响,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经常卖断货。”
行业专家认为,低价烟市场的稳定与烟草税收政策密切相关。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强指出:“我国烟草税负占零售价的比重约为60%,其中低价烟的税收比例更高,这使得政府有动力维持这一市场的相对稳定。”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苏州烟民对15元档位香烟的反馈呈现两极分化。一位退休教师王大爷(化名)说:“15块钱的烟抽起来没负担,退休金少也能抽得起。”而另一位年轻白领小李则认为:“现在15块的烟口感和以前差多了,可能是为了降焦油含量调整了配方。”
针对苏州15元内好抽的烟这一话题,记者还采访了烟草行业分析师陈静。她表示:“低价烟市场看似稳定,实则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控烟政策的持续收紧,二是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未来这一市场可能会出现结构性调整,比如更多低焦油、低危害的产品会进入这个价格带。”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处工地,记者遇到几位正在休息的建筑工人。他们普遍反映,15元左右的香烟是他们的主要选择。“一天干下来累得不行,15块钱的烟能提神,又能省下点钱给孩子买零食。”一位姓刘的工人一边掏出“南京(软)”一边说。这番话或许道出了低价烟在特定消费群体中的社会功能。
从全国范围看,2025年烟草行业正经历着“控量提质”的关键阶段。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产量同比下降1.2%,而高端烟和低焦油产品占比上升。这种结构性变化也间接影响了低价烟市场的发展方向。
在苏州15元内好抽的烟这一细分市场,未来走向仍充满变数。一方面,监管部门可能会通过税收政策引导消费升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短期内难以改变。正如一位零售店主所言:“15块钱的烟就像生活中的必需品,有人需要,市场就会存在。”这一朴素的观点,或许正是当前烟草市场复杂格局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