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政策持续收紧,新一轮调控措施正式落地,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最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配套细则将于本月全面实施,涉及价格监管、广告限制及电子烟管理等多个方面。在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建国表示,此次调整旨在进一步压缩非法渠道空间,同时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消费习惯。
在价格方面,新规明确要求各品牌香烟价格体系不得出现“阴阳价”,即线上线下同款产品价格需保持一致。记者走访北京西单、王府井等商圈烟草零售点发现,部分品牌价格已开始调整。其中,红牡丹烟一盒多少钱成为消费者热议焦点,该品牌从7月15日起统一调整为每盒45元,较此前线下部分渠道的38元价格上浮近20%。一位店主告诉记者:“虽然利润少了,但避免了后续检查风险,毕竟新规要求零售户必须保留交易凭证90天备查。”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烟草制品价格监督管理办法》引发行业震动。该办法首次将“价格波动预警机制”纳入监管框架,规定当某品牌价格在一个月内波动超过10%,需向当地烟草专卖局报备说明。在今日的记者采访中,上海烟草集团法律顾问陈明远指出:“这一条款直指价格战乱象,去年云南某品牌通过‘促销价’扰乱市场的事件将不再重演。”
广告管控方面,新规进一步收紧了社交媒体传播渠道。记者注意到,抖音、微信等平台已开始清理烟草类内容,包括“烟丝DIY教程”“稀有烟盒收藏”等边缘内容被集中下架。中国广告协会烟草分会秘书长张伟表示:“新规明确禁止使用‘品味’‘尊贵’等暗示性词汇,连‘限量版’表述也需经过总局审批。”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某知名品牌官网已将原“品味人生”系列更名为“生活系列”,并删除所有与烟草直接关联的视觉元素。
在电子烟领域,监管力度同样加大。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6000家非法电子烟生产窝点被查处,涉及资金超50亿元。新规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采用“芯片加密技术”,防止未成年人购买。深圳某电子烟企业负责人李强向记者透露:“虽然合规成本增加了约30%,但市场秩序确实好转,我们去年因渠道问题被罚的200万元案例,现在同行都不敢再碰。”
消费者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在北京市朝阳区某便利店,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35岁的程序员老王表示:“红牡丹烟一盒多少钱现在问的人少了,毕竟45元的价格确实不低,我最近开始尝试减量。”而40岁的个体户张女士则认为:“价格透明了反而踏实,之前总担心买到假货,现在专柜扫码就能验真伪。”值得注意的是,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品牌出现“一盒难求”现象,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利群(硬)等品牌溢价已达15%。
行业专家对市场走向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彪在今日发布的《2025烟草行业蓝皮书》中指出:“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长期看,规范经营的企业将受益于净化后的市场环境。”他引用数据称,2024年合规品牌市场份额已从60%提升至78%,预计今年将超85%。
在法律合规层面,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林提醒零售户:“新规增加了‘价格承诺备案’制度,零售户不得以‘买赠’等形式变相降价,否则将面临3万元以下罚款。”他建议:“建议所有商户下载‘烟草合规助手’APP,系统会自动提醒价格变动及库存预警。”记者注意到,该APP已在广东、浙江等地试点推广。
针对“红牡丹烟一盒多少钱”这一具体问题,记者查阅多地零售系统发现,该品牌价格执行差异已消除。在杭州某连锁超市,店员展示的电子价签显示:“红牡丹(细支)45元/盒,低于此价格属违规销售。”而烟草行业内部人士透露,部分区域公司已开始试点“价格积分”制度,合规经营商户可享受批发价0.5%的折扣。
国际烟草巨头对政策变化反应迅速。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今日发布声明称,已完成在华所有产品线价格体系的本土化调整。英美烟草集团中国区总裁史蒂夫·亚当斯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占集团营收的23%,我们已根据新规重新设计了促销方案,将更多资源投入品牌文化建设。”
在地方执行层面,各地烟草专卖局动作不一。广州市局启动“亮剑2025”专项行动,本周已查获涉嫌非法运输的云烟(软)3000余条;而上海市则通过“智慧烟草”平台实现价格实时监控,系统显示该市红牡丹烟一盒多少钱的波动范围控制在±0.5元以内。
综合各方反馈,此次政策调整在短期内对价格体系、渠道秩序产生显著影响,但长期看将推动行业向更规范、更透明的方向发展。随着8月1日“电子追溯码全覆盖”政策临近,烟草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期。消费者在适应新规的同时,也期待更严格的控烟措施与更优质的产品体验能够并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