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随着国内烟草市场的持续波动,烟草行业礼品属性的讨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据记者调查,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近年来多次强调控烟政策,但香烟作为礼品的现象在部分地区依然屡见不鲜。一位长期关注烟草市场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商务往来、节日庆典等场合,香烟的礼品属性仍然难以完全消除,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
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高端香烟的销售情况依然火爆。例如,中华(硬)的零售价为每包55元,而芙蓉王(硬)则为每包45元。在这些品牌中,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较高的香烟作为礼品。一位姓李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三十块钱买包香烟,现在都拿不出手了,送礼还是要讲究点档次。”
与高端香烟形成对比的是,经济型香烟的销售量也有所增长。据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红塔山(经典1956)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5%,该品牌每包售价仅为30元。烟草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一现象可能与经济下行压力下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礼品属性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公司加强对礼品香烟的管控,禁止通过捆绑销售、定制包装等方式变相推广礼品香烟。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商家仍然通过“礼盒装”等名义销售香烟。例如,某品牌推出的“中秋礼盒”中包含两条香烟和茶叶,售价高达500元,但实际香烟价格仅为200元,其余部分则以“增值服务”的名义标注。
针对这一现象,法律专家指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并未明确禁止香烟作为礼品,但《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烟草广告和促销行为有严格限制。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表示:“商家若以礼品名义变相推广香烟,可能涉嫌违法,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草公司高管向记者透露:“礼品香烟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完全禁止并不现实。关键是如何在控烟与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该人士建议,可以通过提高礼品香烟的税率,减少其市场吸引力。
在消费者群体中,对香烟礼品属性的看法也呈现出两极分化。一位姓王的烟民表示:“三十块钱买包香烟,自己抽可以,但送人肯定不行。现在送礼讲究‘面子’,香烟价格低了反而显得不重视。”而另一位姓张的消费者则认为:“现在控烟力度这么大,香烟作为礼品已经不太合适了,应该选择更健康的礼品。”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市场动态,记者采访了多位烟草行业专家。中国烟草学会的一位研究员指出:“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年轻一代对香烟的接受度正在下降,未来礼品香烟的市场可能会逐渐萎缩。”另一位来自烟草制品研究中心的专家则补充道:“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国家通过提高烟草税、限制广告等方式减少香烟的礼品属性,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做法。”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国内烟草市场的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但高端香烟的增长率明显低于中低端香烟。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现象可能与经济形势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有关。此外,电子烟和代烟产品的兴起也对传统香烟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据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子烟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而传统香烟的线上销售则下降了5%。
针对电子烟的监管,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也发布了新的政策,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标准化备案。一位电子烟行业的创业者表示:“政策收紧后,电子烟市场可能会进一步洗牌,但长期来看,替代性产品仍然是烟草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一位长期使用电子烟的消费者。他告诉记者:“以前送礼都是香烟,现在电子烟也能送了,而且更健康。三十块钱买包香烟的时代可能要过去了。”这一观点也得到了部分传统烟民的认同,他们认为,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香烟作为礼品的传统正在逐渐淡化。
综合来看,2025年7月20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元的态势。礼品香烟的存续问题、监管政策的落实情况、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以及替代产品的竞争,都是影响行业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尽管短期内礼品香烟的市场仍然存在,但随着控烟政策的深入和社会观念的进步,这一现象或许将逐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