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随着烟草行业年度市场分析报告的发布,关于我国烟草消费者年龄层分布的最新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点及采访业内专家发现,尽管国家持续加强控烟力度,但不同年龄段的烟草消费习惯呈现出明显分化,其中牡丹烟细支价格50元一包的定位,成为年轻消费者与中老年群体消费行为差异的典型代表。

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消费行为分析报告》,35岁以下的年轻消费者占比首次突破25%,较去年同期增长3个百分点。报告指出,这一群体更倾向于选择细支、低焦油含量的品牌,牡丹烟细支价格50元一包的产品因包装设计时尚、口感温和,在年轻群体中颇受欢迎。一位在北京市朝阳区经营烟草零售店的老板李先生告诉记者:“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来买烟,十有八九会问牡丹细支,50块钱一包的价格虽然不低,但他们会觉得物有所值。”

与年轻群体的理性消费不同,50岁以上的中老年烟民仍占据烟草消费的主力。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该年龄段消费者占比超过45%,且对传统品牌忠诚度较高。记者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家老字号烟酒店采访时发现,一位姓张的顾客坚持购买“中华”和“玉溪”等高价烟:“我抽了一辈子老牌子,现在牡丹烟细支价格50元一包,感觉有点贵,还是习惯老味道。”烟草行业分析师王立新表示:“中老年群体消费行为相对固化,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小,但他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正在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45-55岁的中年群体呈现出明显的“双高”特征——既关注健康又追求品质。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某高端商场烟草专柜采访时,一位正在咨询产品的女士表示:“我先生以前抽软包,现在开始尝试牡丹细支,50元的价格能接受,主要是觉得细支烟相对健康些。”中国控烟协会副秘书长肖建国指出:“这一现象反映了烟草消费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但控烟政策仍需持续加码。”

在监管层面,2025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电子烟与传统烟草的监管衔接,对未成年人保护措施也进行了细化。北京市海淀区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刘女士介绍:“我们最近查获的案件中,90%涉及向未成年人销售牡丹烟细支价格50元一包等高价烟的行为,这说明价格门槛并未完全阻挡非法销售。”

从市场行情看,2025年上半年烟草行业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8.2%,但结构分化明显。中烟国际东华公司市场部经理陈女士透露:“牡丹细支作为主推产品,在25-40岁消费群体中增长最快,50元的价格定位恰好卡在‘礼品消费’和‘自用消费’的临界点。”而云南中烟公司则表示,传统粗支产品销量虽下滑,但凭借渠道优势仍保持稳定。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在社交平台收集到不同年龄段的反馈。95后大学生小王认为:“牡丹细支50元一包不算贵,主要是社交场合需要,而且包装好看。”而60岁的退休教师老赵则表示:“现在50块能买一包好烟,以前要抽这个价位的至少得60块,国家政策好。”这种差异化的评价反映了代际消费观念的深刻变化。

业内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多角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明认为:“年龄层分布的变化本质上是社会文化变迁在消费领域的投射,年轻群体对烟草的态度更趋理性化、时尚化。”而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孙教授则强调:“无论哪个年龄段,烟草消费对健康的危害是确定无疑的,当前数据变化不应成为放松控烟的理由。”

针对牡丹烟细支价格50元一包这一现象,记者还采访了产品研发专家。中烟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工表示:“50元定价是基于市场调研的精准计算,既要体现产品定位,又要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可能会推出更多差异化产品,满足不同年龄层的细分需求。”

在实地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部分城市出现了“代际混合消费”的场景。在成都市某高校周边的烟酒店,店主张女士介绍:“有家长会给孩子买牡丹细支50元一包,说是自己抽剩下的,但孩子根本不会要这种‘老气’的烟。”这种代际差异甚至延伸到二手烟问题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年轻父母对家中二手烟危害的认知度比老一代高出40%。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控烟目标的推进,烟草行业年龄层分布的变化已成为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多地已开始试点“分龄控烟”措施,例如对青少年禁售细支烟、为中老年烟民提供戒烟服务补贴等。国家卫健委政策研究室负责人表示:“年龄层分布的变化要求我们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单纯依靠价格杠杆已不足以应对。”

在采访的最后阶段,记者偶遇一位正在戒烟的中年男子。他递给记者一支牡丹烟细支,价格50元一包,苦笑着说:“抽了20年,现在每天只敢抽两根,50块钱真不算少。”这一细节或许最能说明当前烟草消费的复杂现实——无论哪个年龄段,烟草依赖与经济考量始终交织在一起,而政策的天平,正朝着更健康平衡的方向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