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中国烟草行业专卖体制下的市场动态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青烟色专卖新规出台云遮雾罩”这一主题下,记者走访多地烟草专卖店、采访业内专家及消费者,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持续加强市场监管,但部分地区的“青烟颜色”产品(指包装以青色为主调的卷烟)仍存在供需失衡现象。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记者今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看到,尽管店内陈列的“青烟颜色”产品琳琅满目,但顾客对“中华(硬)”等高端青色包装的询问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品。店主王先生表示:“最近一个月,‘中华(硬)’的进价涨到了每条850元,零售价稳定在950元,但仍有不少老顾客提前预订。”这一现象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卷烟价格调控指引》中“严格控制高端产品涨价”的基调形成对比。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于7月1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专卖品市场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部门加大对非法渠道流入“青烟颜色”产品的打击力度。山东省烟草专卖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近期查获的案件中,有10%涉及伪装成‘新品’的假冒‘青烟颜色’卷烟,消费者需通过包装上的‘一物一码’防伪标识进行验证。”这一举措在行业内部引发热议。
记者采访了行业专家李教授,他认为:“‘青烟颜色’产品的热销背后,既有消费者对包装审美的偏好,也有品牌营销策略的推动。但从合规角度看,烟草企业需避免通过包装差异化变相刺激消费。”李教授还指出,2025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产品包装规范”纳入重点监管范围,预计未来青色系产品的设计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在消费者端,多位烟民对“青烟颜色”产品的看法不一。市民张先生(化名)表示:“我偏爱‘利群(新版)’的青色包装,但最近发现市场上出现不少拆零销售的情况,价格比整条便宜20%,但不敢买。”而另一位消费者刘女士则认为:“‘青烟颜色’产品确实有辨识度,但价格偏高,不如购买‘黄山(红方印)’等性价比更高的品牌。”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梳理了近三个月的数据发现,全国范围内“青烟颜色”产品的零售价普遍上涨5%-8%。例如,云南“云烟(软珍品)”的零售价从760元/条涨至810元/条,而“白沙(软)”(青色包装)的零售价则维持在200元/条左右。这种价格分化反映出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的供需差异。
烟草行业媒体《中国烟草报》今日报道,国家烟草专卖局计划在下半年试点“青烟颜色”产品电子追溯系统,要求生产企业上传每批次产品的包装、价格及流向数据。业内分析师陈先生认为:“这一措施将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产品,但可能增加企业成本,短期内对中小品牌造成压力。”
在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部分地区的烟草专卖店开始推广“青烟颜色”产品的替代品。例如,上海一家专卖店推出了“南京(特醇)”的青色限量版,定价350元/条,试图分流高端消费需求。店员表示:“虽然价格比‘中华’低,但包装设计相似,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
针对“青烟颜色”产品的市场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在7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将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开展专项检查,对虚构‘新品’、哄抬价格等行为依法查处。”他同时透露,2025年烟草行业将重点规范包装设计,避免通过颜色差异化误导消费者。
在法律合规层面,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烟草企业若以‘青烟颜色’包装进行虚假宣传,可能面临最高200万元的罚款。消费者如发现此类问题,可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
综合来看,2025年7月20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监管趋严、供需失衡、价格波动等多重特征。“青烟颜色”产品作为其中的一个缩影,既反映了消费者对审美的需求,也暴露出行业在专卖体制下的结构性问题。未来,随着电子追溯系统和包装规范的逐步落地,市场或将迎来新的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