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全国烟草行业真烟溯源体系建设迎来重要进展。记者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随着“一物一码”溯源技术的全面推广,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码实时查询香烟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信息,有效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与此同时,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加码,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低价迎宾烟批发代理”等灰色渠道,维护市场秩序。
在北京市海淀区,记者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新版“利群”“红塔山”等品牌香烟外包装均印有专属二维码。店主李先生介绍:“现在扫码后能显示生产日期、批次号、销售网点等信息,比以前规范多了。”中国烟草学会专家张教授指出,这一技术不仅提升了消费者信任度,也为打击非法渠道提供了技术支撑,“特别是针对‘低价迎宾烟批发代理’这类问题,溯源系统能精准追踪货源,切断非法流通链条。”
然而,在部分三四线城市,仍有消费者反映存在低价香烟。山东济南的烟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有些小店卖15元一包的‘软白沙’,比正规渠道便宜近一半,但扫码后显示‘无法查询’。”济南市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表示,已对辖区15家涉嫌销售假烟的商户立案调查,其中涉及“低价迎宾烟批发代理”线索7起。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低价烟多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入市场,部分甚至来自边境走私。
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烟草违法案件2.3万起,没收假冒伪劣香烟3200万条,同比增长18%。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陈志强透露:“我们运用大数据分析,已锁定多个跨省‘低价迎宾烟批发代理’网络,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在行业层面,头部企业纷纷加大合规投入。云南中烟推出的“云烟溯源+”系统,已实现全省零售终端全覆盖;安徽中烟则与区块链技术公司合作,将每条香烟的物流信息上链存证。记者在南京中烟工厂采访时看到,生产线上的扫码设备与ERP系统直连,确保每包香烟的赋码过程可追溯。“现在出厂的‘黄山’系列香烟,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都有时间戳记录。”南京中烟信息化总监刘女士说。
但行业专家也指出,溯源体系的完善仍面临挑战。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律师分析:“现有《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对溯源技术的法律效力规定尚不明确,建议尽快修订相关条款。”他同时提到,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问题依然存在,“购买到假烟后,多数人因证据不足选择放弃投诉。”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广东消费者委员会近期发布报告显示,扫码验证功能最完善的品牌是“中华”和“双喜”,但仍有23%的受访烟民反映扫码速度慢。广州市民陈女士表示:“上周买的‘和天下’扫码等了半分钟,体验感一般。”不过,也有消费者对溯源体系表示认可。北京某高校教师周先生认为:“虽然扫码有时会卡顿,但能确认是真烟就足够了。”
在零售终端管理上,多地探索创新模式。江苏省推出“烟草诚信经营积分制”,对主动举报假烟的零售户给予奖励;浙江省则要求所有烟草零售点安装“电子哨兵”监控系统。杭州市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实施该措施后,辖区“低价迎宾烟批发代理”投诉量下降62%。
国际市场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称,全球已有68个国家强制实施烟草产品追踪系统。欧盟“TPS”系统要求每包香烟附带唯一数字身份;泰国则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监控烟草运输。对比之下,我国溯源体系在消费者便利性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针对“低价迎宾烟批发代理”等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强表示:“下一步将推动‘互联网+监管’模式,实现从田间到嘴边的全程监控。”他透露,正在研究将溯源数据接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对违规商户实施联合惩戒。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消费者对高价真烟的溯源验证存在误解。福建龙岩的烟民林先生认为:“既然是真烟,为什么还要扫码?感觉多此一举。”对此,行业专家解释称,扫码不仅能验证真伪,还能追溯问题批次,避免大规模安全事件发生。
在零售商层面,数字化管理带来新挑战。河北石家庄的店主赵女士坦言:“现在进货需要扫描身份证、上传照片,比以前复杂多了。”但她也承认:“虽然手续多了,但假烟少了,生意反而更稳。”
随着电子烟监管趋严,传统烟草的溯源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电子烟产业协会秘书长孙女士指出:“虽然电子烟与卷烟监管路径不同,但产品追踪理念可以借鉴。”她建议加强两类产品的监管协同,形成更完善的烟草产品追溯网络。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多地烟草公司开展“扫码辨真伪”宣传活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制作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500万次;湖南省则在公交车载电视循环播放溯源系统使用教程。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公众对真烟溯源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