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全球烟草行业减害趋势持续升温,中国烟草市场在政策引导与科技创新的双重推动下,迎来新一轮变革。据行业内部消息,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烟草行业减害降焦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烟草企业加大低焦油、低危害产品的研发力度,并逐步淘汰传统高焦油卷烟。这一政策动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多家主流品牌纷纷调整产品线,其中“芙蓉王(细支)”系列凭借其独特的减害技术,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产品。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发现,消费者对减害产品的需求显著提升。一位正在选购香烟的王先生表示:“现在抽的‘芙蓉王(细支)’,焦油量比以前少了近30%,口感却没受太大影响,感觉更健康。”与此同时,部分烟草零售商透露,近期“芙蓉王(细支)批发货到付款”的订单量激增,不少企业客户甚至提前囤货,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减害产品换挡期”。
行业专家分析称,烟草减害趋势的加速推进,离不开技术突破与监管政策的双重驱动。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属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通过采用新型滤嘴材料和冷凝技术,“芙蓉王(细支)”等产品的有害物质释放量已降低至行业平均水平的60%以下。这一技术突破不仅符合国家“双碳”目标下的环保要求,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
然而,减害产品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部分消费者对“低危害”概念仍存疑虑。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中,一位李女士直言:“‘减害’不等于‘无害’,价格却涨了不少,比如‘芙蓉王(细支)’批发价从原来的150元一条涨到了180元,性价比真的不高。”对此,业内专家解释,减害产品的研发成本较高,短期内价格上调难以避免,但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价格有望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的减害竞争也日趋激烈。据《烟草时报》报道,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推出的加热不燃烧产品IQOS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其减害效果和便捷性受到部分高端烟民青睐。国内烟草企业不得不加快创新步伐,以应对国际品牌的挑战。某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与多所高校合作研发‘电子烟+传统烟’的混合型产品,预计明年可投入市场测试。”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加强了对减害产品的抽检力度。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产品质量抽检报告》显示,全国共抽检减害产品1.2万批次,合格率达98.5%,但仍有少数企业存在虚标减害指标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监管部门明确表示,将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减害产品名副其实。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减害趋势的推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例如,新型滤嘴材料供应商、减害技术研发机构等配套产业迎来增长机遇。一位从事烟草包装材料生意的张老板表示:“今年我们接到了多家烟草企业的订单,主要是用于减害产品的包装设计,单笔订单金额普遍在20万元以上。”
消费者对减害产品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在某社交平台上,关于“烟草减害”话题的讨论量突破千万次,不少网友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其中,一位长期吸烟的网友“老烟枪”表示:“以前一天一包‘芙蓉王(细支)批发货到付款’是常态,现在换成减害版本后,感觉咳嗽次数少了,虽然价格贵点,但健康更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烟草减害趋势的推进也面临一些争议。部分公共卫生专家指出,烟草减害技术的宣传可能误导消费者,使其对吸烟危害产生错误认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发表声明称:“减害不等于戒烟,各国政府应继续坚持控烟政策,避免减害产品成为新的健康隐患。”这一观点在业内引发热议,烟草企业则普遍认为,减害产品是为无法戒烟的烟民提供的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并非鼓励吸烟。
综合来看,2025年烟草行业减害趋势已进入深水区,政策、技术、市场、监管等多方力量交织,推动行业向更健康、更绿色的方向发展。尽管挑战重重,但减害产品的普及大势已不可逆转,未来几年,烟草市场的竞争将更多围绕减害技术的创新展开。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在价格与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他们选购烟草产品时的重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