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全球烟草行业迎来了一项备受关注的烟龄统计报告发布,该报告由国际烟草健康研究协会联合多国烟草监管机构共同完成。报告显示,尽管全球范围内控烟政策持续加码,但烟草消费市场依然保持相对稳定,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烟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与高龄化并存的特点。这一发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烟草消费趋势的广泛讨论。
记者今日从中国烟草总公司获悉,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烟草消费趋势与烟龄分析报告》中,特别提到了中国烟草行业的两个显著现象:一方面,18至25岁的年轻烟民比例较五年前下降了3.2%,这得益于近年来中国各地实施的“无烟校园”和“青少年控烟”专项行动;另一方面,50岁以上的烟民比例却上升了1.8%,显示出中老年群体对烟草的依赖性依然较高。中国烟草行业龙头企业——泰山国际烟厂家在报告中作为典型案例被提及,其产品在老年消费群体中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张教授指出:“烟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控烟政策在不同年龄层的效果差异。年轻人对健康风险的认知度提高,而中老年人则可能因为长期习惯而难以戒断。”他同时强调,未来烟草企业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例如在产品包装上增加更醒目的健康警示语。张教授的这番话,与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烟草制品包装标识管理办法》中关于“健康警示语占比不低于40%”的规定不谋而合。
在市场行情方面,记者调查发现,尽管烟龄结构有所变化,但烟草市场的整体需求依然旺盛。以泰山国际烟厂家旗下的“泰山将军”品牌为例,该品牌在50至65岁消费群体中的月均销量达到了120万条,平均售价为每条70元。而针对年轻消费者的“泰山青春”系列,虽然单价仅为每条35元,但销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草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年轻人买烟越来越谨慎,很多都会选择电子烟或者尼古丁替代品。”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其中一位45岁的李先生表示:“我抽了20多年烟了,现在身体有些不适,但戒不掉。”而一位22岁的大学生则坦言:“现在学校周边的便利店很少有卖烟的,而且同学之间也不提倡吸烟。”这种差异化的消费态度,与全球烟草行业“年轻化趋势放缓,老年依赖加剧”的统计结果高度吻合。
在法律与合规层面,202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已于6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要求所有烟草制品生产企业在产品中添加“吸烟有害健康”的二维码标识,消费者扫描后可查看详细的健康风险提示。泰山国际烟厂家公关部负责人王经理向记者证实:“我们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所有在售产品的标识更新,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烟龄统计也呈现出不同特点。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18至29岁烟民比例下降了4.3%,而65岁以上烟民比例上升了0.7%。这一现象与中国的统计数据形成对比,但专家认为,这可能与两国不同的控烟政策侧重点有关。中国更注重公共场所禁烟和青少年保护,而美国则更强调高税收和健康警示。
在行业创新方面,泰山国际烟厂家近日推出的“智能控烟”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技术通过在烟盒中嵌入微型芯片,记录用户的吸烟频率,并在达到预设阈值时发出提醒。一位长期使用该产品的烟民评价道:“虽然不能完全戒烟,但确实让我减少了吸烟量。”这种创新举措,被视为传统烟草企业向健康领域转型的尝试。
然而,并非所有业内人士都对烟龄统计持乐观态度。一位不愿具名的烟草行业分析师向记者透露:“从长期来看,随着全球控烟力度不断加大,烟草行业可能面临结构性调整。特别是电子烟的普及,正在改变传统烟草的消费模式。”该分析师预计,未来五年,传统烟草产品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被新型烟草产品侵蚀。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国际烟草健康研究协会主席约翰·史密斯博士强调:“烟龄统计不仅是行业数据,更是公共健康的重要指标。我们呼吁各国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烟草带来的健康挑战。”他特别提到,中国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在烟龄统计和控烟措施方面的努力值得肯定。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尽管烟龄结构呈现复杂变化,但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选择依然受到价格、品牌和口感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济南一家烟草专卖店,记者看到“泰山国际烟厂家”生产的“泰山红将军”和“泰山特醇”两款产品销量领先,平均售价分别为每条65元和75元。店员表示:“老年顾客通常会选择‘红将军’,而中年男性则偏爱‘特醇’。”这种消费偏好,与烟龄统计中老年群体比例上升的趋势相符。
随着全球控烟行动的深入推进,烟草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无论是“泰山国际烟厂家”这样的传统巨头,还是新兴的烟草科技公司,都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而烟龄统计数据的持续监测,将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参与者提供宝贵的决策参考。在这一背景下,烟草行业的未来走向,无疑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持续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