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随着全球控烟浪潮的持续推进,中国烟草行业“低焦趋势”再次成为市场焦点。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焦油含量低于8毫克的低焦油产品占比已突破45%,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个百分点。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更折射出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集体觉醒。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烟酒店内,店主王建国正忙着整理货架上的新品。“现在来买软中华细支的顾客明显多了,特别是35元/包的‘双中支’版本,上周就卖了30多条。”他边说边展示最新的《软中华烟细支价格表2025》,其中标注的“双中支低焦版”零售价35元/包,比普通版高出5元。“虽然价格贵,但不少老烟民愿意买单,主要是觉得吸起来喉咙舒服。”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质量监管白皮书》显示,全国已有23家烟草企业推出低焦油新品,其中云南中烟的“云烟(软珍品)低焦版”焦油含量降至5.5毫克,成为行业标杆。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杨杰指出:“这标志着中国烟草正从‘控焦油’向‘减害’方向实质性转变,但需警惕企业可能通过增加添加剂来维持口感。”
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家写字楼里,从事金融行业的陈先生展示了他刚买的“利群(新版)细支”。“焦油量6毫克,比之前抽的11毫克版本感觉清爽很多。”但他同时表示:“价格涨了20%,现在一包52元,一个月烟钱得多花600块。”记者调查发现,杭州烟草的“利群”系列低焦产品全线提价,其中“新版细支”从45元涨至52元,涨幅达1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烟草实验室主任张明接受采访时强调:“低焦油≠低危害,但这是行业在现有框架内能做的最大让步。”他透露,国家卫健委正在起草《电子烟与低焦油产品监管新规》,预计年底前出台。“新规将要求所有低焦产品必须标注‘减害不等于无害’,并强制公开添加剂成分。”
在湖北武汉,记者采访到一位经营烟草批发生意的刘老板。他桌上的《软中华烟细支价格表2025》被反复翻阅,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双中支低焦版”35元/包、“金砂细支”28元/包等价格。“今年低焦产品批零价差普遍缩小,利润率比去年低了3-4个百分点。”但他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湖北中烟的‘红金龙(软红)低焦版’虽然只降价2元,但销量翻了一倍。”
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东亚区技术总监约翰·史密斯在行业论坛上透露:“中国市场的低焦趋势比预期快两年,我们正在调整‘万宝路’和‘登喜路’的产品线。”其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进口低焦产品在华市场份额增长37%,其中“登喜路(细支)低焦版”售价达65元/包,仍保持供不应求状态。
在消费者层面,态度呈现明显分化。北京某高校教师李女士表示:“虽然贵了点,但为了健康值得。”而郑州一位货车司机老赵则抱怨:“‘黄金叶(细支)低焦版’卖18元一包,价格没变但烟味淡了太多,抽起来不过瘾。”记者走访郑州市场发现,该品牌低焦产品实际销量仅占其总销量的2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市场报告》显示,粤产“双喜(硬经典)低焦版”因焦油含量降至7毫克,成为珠三角地区销量增长最快的单品,其价格维持在25元/包不变,但利润率下滑了1.2个百分点。广东烟草集团副总经理林浩表示:“我们正在研发‘减害不减味’的新技术,预计明年推出。”
在云南昆明,记者注意到《软中华烟细支价格表2025》中新增了“软中华(低焦细支)38元/包”的条目。“以前觉得中华烟就是硬包的天下,现在细支低焦版反而更受欢迎。”一位昆明烟酒店老板说。云南中烟公关部负责人透露,该公司的“云烟(软珍品)低焦版”已申请专利保护,其核心技术是“低温燃烧系统”。
随着2025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新规生效,全球烟草焦油含量上限将降至6毫克,中国烟草正面临更大压力。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刘明表示:“行业正在加速转型,未来三年低焦产品占比需达到60%以上。”但业内专家警告,过度追求低焦可能导致“补偿吸烟”现象,即消费者因单支满足感降低而增加吸烟频率。
在零售终端,变化同样显著。杭州一家连锁烟酒店的POS系统数据显示,今年7月低焦产品销售额占比已达42%,较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店主张女士展示其店内张贴的《软中华烟细支价格表2025》,特别标出了“双中支低焦版”和“金砂细支”等热销品。“顾客现在会主动问焦油含量,而不是像以前只关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