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全国烟草行业监管迎来新一轮动态调整,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市场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加强卷烟市场秩序整治,严打非法渠道购进、销售“19元老巴夺烟口感”等低价卷烟行为。据记者了解,近期多地出现部分烟民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低价卷烟,其中“19元老巴夺烟口感”因其价格优势成为热门选择,但该行为已引发监管关注。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发现,正规渠道销售的“老巴夺”品牌卷烟价格普遍在30元以上,而市场上流传的“19元老巴夺烟口感”多为假冒伪劣产品或走私烟。一位北京烟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我之前在网上看到19元的‘老巴夺’,觉得便宜就买了几条,结果发现烟味刺鼻,包装也有异样,后来才知道可能是假烟。”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处处长王伟表示,此类低价卷烟不仅逃避税收,还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监管部门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专项打击行动。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低价烟市场占比明显下降。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19元老巴夺烟口感”等低价烟的市场份额已从去年的8%降至4.5%,这与国家持续加码的监管力度密不可分。业内专家指出,烟草行业正经历“控量提质”的关键期,监管部门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强化溯源管理等方式,逐步压缩低价劣质烟的生存空间。
记者采访了多位烟草行业法律合规专家。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非法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烟草专卖品。购买低价卷烟不仅可能触犯法律,还可能因产品不合格承担健康风险。他建议消费者通过“中国烟草”官方APP或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13进行正品验证。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多位烟民对“19元老巴夺烟口感”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上海市民陈女士称:“我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卖19元的老巴夺,买回来发现烟盒印刷粗糙,抽起来呛得厉害,根本不是正规烟的味道。”而另一位烟民刘先生则表示:“现在正规渠道的烟价确实高,但为了健康还是得抵制低价诱惑。”值得注意的是,有消费者反映,部分电商平台仍存在“19元老巴夺烟口感”的虚假广告,监管部门已要求平台下架相关链接。
烟草行业法律合规部门今日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江苏某县烟草专卖局查获一批标称“老巴夺”的假冒卷烟,涉案金额达50余万元。执法人员发现,该批卷烟外包装与正品高度相似,但烟丝成分和焦油含量均不符合国家标准。当地烟草专卖局局长赵明指出:“此类犯罪分子通过仿冒知名品牌、低价销售的方式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我们将继续推进‘溯源码’全覆盖,确保每一包卷烟都可追溯。”
业内专家对当前监管形势进行点评。中国烟草学会副会长林教授表示:“‘19元老巴夺烟口感’等低价烟的存在,反映了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特性,但长远来看,健康成本远超价格差异。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价格监测体系,同时加大对正规渠道的扶持力度。”他建议,可通过提高低档卷烟税负、扩大电子烟替代品宣传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向更健康的消费方式转变。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名烟民中,有7人表示愿意为健康支付更高价格购买正规卷烟。其中一位每日吸烟量达2包的烟民王先生坦言:“抽了假的‘老巴夺’后喉咙疼了好几天,现在宁愿多花点钱也只买专卖店里的烟。”
针对“19元老巴夺烟口感”的来源,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卷烟多通过地下烟贩、社交媒体私域流量等渠道流通。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司长黄某透露,近期已联合烟草专卖局对10余家涉嫌销售假烟的网店进行立案调查,涉案金额累计超过200万元。他强调:“消费者应牢记‘一分钱一分货’的原则,切勿贪图便宜购买来源不明的烟草制品。”
截至发稿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传播低价烟信息的行为。业内人士预测,随着监管持续加码,类似“19元老巴夺烟口感”的非法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但与此同时,如何平衡控烟目标与消费者需求,仍是烟草行业面临的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