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北京——随着“年轻化”成为烟草行业不可忽视的趋势,各大烟草品牌纷纷调整策略,试图在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中抢占年轻消费群体。记者今日走访多地市场发现,尽管我国烟草行业面临“史上最严”控烟政策,但烟草企业仍通过包装升级、营销创新和渠道拓展等方式,悄然渗透年轻群体,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据市场监管部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5.3%,其中25岁以下消费群体占比首次突破15%。这一数据与往年相比虽有所波动,但“年轻化”趋势已不容忽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不少烟草品牌开始推出“轻口味”产品,如“薄荷清”系列、“果香韵”系列等,这些产品在包装上采用鲜艳色彩和潮流设计,明显针对年轻消费者。
“京韵烟哪里买最便宜?”这是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中听到的高频问题。一位20岁的大学生李明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大学城周边,多家便利店和烟酒店都在促销“京韵”品牌香烟,有些甚至打出“买五送一”的优惠活动,一包售价约40元的“京韵”香烟,通过团购或代购渠道可以降至35元左右。这种价格优势,使得“京韵”成为年轻人眼中的“平价之选”。
然而,这种“年轻化”策略并未逃过监管部门的眼睛。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合规指引》明确要求,所有烟草广告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传递“吸烟时尚”的暗示。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已查处多起违规销售案例,包括在社交媒体上以“社交圈层”为名的变相广告,以及在学校周边500米范围内设立自动售烟机的行为。
在行业内部,对于“年轻化”的争议也日益激烈。中国烟草学会副会长张志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烟草行业必须在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过度追求年轻化,不仅可能引发监管风险,还会加剧公共卫生压力。”他举例说,某知名品牌推出的“低焦油”概念产品,虽然焦油含量低于传统香烟,但尼古丁含量并未减少,长期来看仍存在健康隐患。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监管趋严,但部分烟草企业仍在“灰色地带”寻求突破。例如,一些品牌通过与电子烟品牌合作,推出“混合型”产品,既保留了传统香烟的口感,又融入电子烟的“科技感”。在某次行业论坛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做烟草,不搞点新花样真的不行。年轻人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东西,你必须让他们觉得‘酷’。”
消费者评价方面,呈现出两极分化。30岁的王女士表示:“我身边不少90后朋友都开始尝试‘轻口味’香烟,觉得比传统香烟更‘有品位’。”而45岁的陈先生则持反对态度:“年轻人容易被包装和营销骗了,实际上这些‘新潮’香烟的危害一点不少。”
价格方面,记者梳理了主要品牌的市场行情。目前,“中华”系列香烟价格区间在80-120元/包;“利群”系列在45-60元/包;“红塔山”系列在30-50元/包。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性品牌如“京韵”因渠道差异,价格波动较大。一位烟酒店老板透露:“‘京韵烟哪里买最便宜’这个问题,我们每天都要回答几十次。一般来说,大型连锁超市和电商平台的价格相对透明,但折扣力度较小;而一些小型社区店或夜市摊位,可能因为囤货量大,能拿到更低的批发价。”
在法律合规层面,2025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任何形式的烟草促销活动必须经过当地烟草专卖局备案,且不得在公共场所设置任何形式的宣传物料。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仍有部分商家利用“扫码抽奖”“积分兑换”等方式变相促销,这些行为已被多地监管部门列为重点整治对象。
针对“年轻化”现象,多位公共卫生专家呼吁加强社会监督。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教授表示:“青少年吸烟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隐形杀手’。烟草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追求市场份额。”他建议,除了加强立法,还应鼓励社会组织和媒体对烟草营销行为进行常态化监督。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的动态也为国内行业提供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已有超过70个国家对烟草产品实施了“素包装”政策,即去除所有品牌标识和设计元素,仅保留健康警示。这种趋势是否会在我国推行,尚需观察。
回到国内市场,记者注意到,尽管“年轻化”趋势明显,但真正能够影响消费行为的核心因素仍然是价格和渠道。一位经常出入酒吧的消费者小张坦言:“如果‘京韵烟哪里买最便宜’这个问题有明确答案,很多人还是会选择购买。毕竟,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价格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了解到,国家烟草专卖局即将在8月发布新一轮行业白皮书,其中可能包含对“年轻化”趋势的官方回应。在此之前,烟草行业的这场“年轻化”博弈,仍将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