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随着“AI标题”成为烟草行业热议话题,国内烟草市场再度掀起波澜。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点,发现“卖烟微店”的兴起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烟草销售模式。在某大型社区附近,一家挂着“卖烟微店”招牌的店铺内,店主王女士正通过手机向顾客展示最新的烟草产品。她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通过微店下单,我们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零售额同比增长8.3%,其中线上渠道贡献率首次突破15%。这一现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市场秩序规范意见》明确指出,所有线上烟草销售必须通过正规渠道,并严格遵守实名制和年龄验证规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监管人士表示:“AI技术的应用让监管变得更加精准,但同时也需要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漏洞进行违规销售。”
在上海市静安区,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对“卖烟微店”的看法。45岁的陈先生表示:“微店买烟方便,但价格比实体店贵一些,比如一包‘中华’(软)微店卖75元,实体店只要68元。”而23岁的李女士则认为:“虽然贵点,但能送货上门,而且能通过AI识别确保买到正品,我觉得值。”
烟草行业专家张教授分析指出:“AI技术的引入正在重塑烟草销售生态。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烟草公司可以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AI监管系统也能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他同时提醒:“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那些打着‘卖烟微店’旗号的非法渠道,正规微店通常会有烟草专卖许可证二维码。”
记者今日还注意到,一些传统烟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I领域。中国烟草总公司旗下某品牌推出的“智慧烟柜”项目已在全国30个城市试点。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消费者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完成身份验证、产品选择和支付,整个流程由AI系统全程监控,确保合规销售。”
然而,这种变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广州市某高校附近,记者发现多家“卖烟微店”存在年龄验证不严格的问题。一位店主坦言:“现在很多年轻人用父母身份证拍照就能通过验证,我们也没办法。”针对这一现象,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已启动专项检查,要求所有线上渠道必须升级AI人脸识别系统,确保购买者年龄真实有效。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新修订的《烟草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将于8月1日起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线上烟草销售必须提供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特殊品种除外),并对价格欺诈行为设定了明确罚则。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已接到多起关于‘卖烟微店’价格不实的投诉,新条例将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烟草市场也在同步推进数字化改革。欧盟最新通过的《数字烟草销售指令》要求所有成员国在2026年前实现线上烟草销售全流程AI监管。国际烟草巨头Philip Morris的一位高管向记者透露:“中国‘卖烟微店’的模式很有借鉴意义,我们正在研究如何将其与全球电子烟市场相结合。”
在山东济南,记者采访到一位同时经营实体店和微店的店主赵先生。他算了一笔账:“实体店租金每月6000元,微店运营成本每月约2000元,但微店销售额占比已达40%。不过微店需要24小时有人在线,还要处理物流问题,比实体店更辛苦。”
烟草行业分析师刘先生指出:“‘卖烟微店’的兴起是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烟草销售可能会出现更多创新模式,但合规经营始终是底线。”他建议消费者:“选择‘卖烟微店’时,一定要确认其是否有烟草专卖局颁发的电子许可证,并留意价格是否合理,一般来说,比市场价低20%以上的渠道都值得警惕。”
截至发稿时,记者获悉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制定《人工智能在烟草销售领域应用规范》,预计将在年底前发布。这一规范将明确AI技术在烟草销售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数据安全要求以及监管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更清晰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