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全国烟草市场净化工作持续深化,各地监管部门与烟草企业协同发力,打击非法烟草制品流通,维护市场秩序。据记者调查,南昌特产香烟作为地方品牌代表,在市场净化背景下,其正规渠道销售表现稳定,但周边仍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干扰市场秩序的现象。
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非法流通产品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市场净化率稳步提升。这一成果得益于各地烟草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开展的“净网2025”专项行动。在江西南昌,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了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假冒南昌特产香烟的行为,累计查获涉案金额超500万元,涉及假冒“金圣”“都梁”等品牌。
记者走访南昌市红谷滩区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正规渠道的南昌特产香烟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例如,“金圣·圣典”售价为每包65元,“都梁·品鉴”为每包58元,与官方指导价一致。一位店主表示:“现在市场监管严格,假烟几乎进不来,顾客也越来越认准有防伪标识的正品。”
然而,在城乡结合部及部分农贸市场,仍可发现价格低廉的“南昌特产香烟”。南昌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透露,这些产品多为假冒或走私烟,部分甚至标价低至每包15元,远低于正常市场价。执法人员在近日的一次突击检查中,查获一批假冒“金圣”香烟,其外包装虽与正品相似,但条形码、防伪标识均存在明显差异。
烟草行业专家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市场净化不仅是打击假烟,更需从源头上规范流通渠道。目前我国烟草行业已建立‘一物一码’追溯系统,但仍有不法分子通过仿冒技术规避监管。”他建议,消费者可通过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或拨打12313举报电话进行真伪验证。
在消费者端,多位烟民对市场净化表示支持。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买南昌特产香烟总担心买到假货,现在专买有专卖标识的,心里踏实多了。”但也有人反映,部分偏远地区仍存在“买假烟”的现象,一位来自九江的烟民坦言:“村里小店卖的外地烟,价格便宜但不敢买,怕上瘾还怕违法。”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其中地方特色品牌贡献显著。南昌烟草分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南昌特产香烟的主要生产商,公司已投入2000万元升级防伪技术,并联合电商平台建立“线上预约、线下核验”的销售模式,进一步压缩假烟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值得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全球非法烟草贸易规模达每年约4400亿美元,我国通过市场净化每年减少约50万箱非法卷烟流入。南昌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江西查获走私烟案件32起,较去年同期下降15%。
在法律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禁止无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违法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一起案件显示,一名通过网络销售假冒“金圣”香烟的商家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30万元,彰显了执法部门对烟草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南昌特产香烟的市场净化也带动了品牌价值提升。某品牌代理商表示:“随着假烟减少,我们品牌的利润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消费者对正品的认可度明显增强。”
在监管技术方面,南昌市烟草专卖局引入“智慧监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异常交易行为。该局信息科负责人介绍:“系统能实时监测零售户的进销存数据,一旦发现某户南昌特产香烟销售量异常偏高,立即触发预警。”
对于消费者而言,辨别真伪仍是关键。业内专家总结了三点识别方法:一是观察烟盒印刷是否清晰;二是检查防伪标识是否可刮开验证;三是对比烟丝颜色是否均匀。南昌市消费者协会提醒,购买南昌特产香烟应选择持证零售点,并保留购物凭证。
在政策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计划2025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市场净化指数”评价体系,将各地非法烟草制品占比、案件查处率等纳入考核。业内预计,随着这一体系的实施,南昌等地方特色品牌的市场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南昌特产香烟的市场净化也面临新挑战。随着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等新型烟草产品兴起,部分不法分子开始仿冒这些产品进行非法销售。南昌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将此类产品纳入重点监管范围,要求零售户不得无证经营。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一位长期购买南昌特产香烟的市民表示:“现在市场规范多了,但希望价格能保持稳定,毕竟‘金圣’涨到65元一包,确实有点压力。”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则认为:“只要真货质量好,价格贵点也认,毕竟健康最重要。”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2025年7月19日,南昌特产香烟的市场净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监管与市场仍需持续协同发力。从执法部门的专项行动,到企业的技术升级,再到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多维度共同努力下,我国烟草市场净化之路正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