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随着“七一”建党节和传统节日“七夕”的双重叠加,烟草行业迎来了今年下半年首个消费小高峰。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节日期间全国卷烟销量环比增长12.3%,其中礼赠消费占比达38.6%,创近五年同期新高。记者走访多地市场发现,“出口香烟阳光利群”等高端产品销量尤为突出,部分省会城市专卖店单日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品牌专卖店,店长王明向记者展示了一款刚到货的“出口香烟阳光利群”礼盒装,售价198元/条。“这款产品采用特殊工艺处理,焦油含量比普通版降低20%,包装也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很多企业客户会批量采购作为员工福利。”王明介绍,尽管单价较高,但节日期间该产品动销率仍保持在90%以上。
记者注意到,今年节日消费呈现出“高端化、礼品化”趋势。上海烟草集团市场分析师张伟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2024年修订版要求,各品牌礼盒装需明确标注‘限量销售’字样,这反而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数据显示,单条价格在150-300元区间的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3%,而低价产品销量则下降22%。
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共查处非法卷烟案件1.2万起,查获假冒伪劣产品价值3.6亿元。记者在天津海关采访时了解到,近期破获的一起特大走私案中,查获的“出口香烟阳光利群”假冒产品就达5000余条。“消费者对这类产品辨识度不高,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海关关长李强表示。
消费者心态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购买者。45岁的企业经理刘先生坦言:“节日期间送领导,还是得选有‘出口’字样的,显得更有面子。”而29岁的白领陈女士则表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但过节时总有人递烟,索性买条‘出口香烟阳光利群’回赠,至少是正规渠道的。”
行业专家对此现象看法不一。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桂华强调:“《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后,传统烟草的礼品属性反而被强化,这与控烟目标背道而驰。”而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赵明则认为:“高端产品集中销售有利于行业税收集中,2025年上半年烟草税利已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日市场监管的通知》,要求各地在7月15日至8月15日期间开展专项检查。广州市烟草局执法大队队长周强透露:“我们重点抽查了电商平台,发现‘出口香烟阳光利群’存在价格虚标问题,实际售价远低于标注的228元/条,已责令整改。”
市场行情方面,受原料成本上涨影响,多家企业宣布上调价格。云南中烟旗下“云烟(软珍品)”从7月1日起提价至160元/条,但市场反馈显示,消费者转而购买“出口香烟阳光利群”的比例增加了15%。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替代效应”或将成为下半年市场新特点。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关注度明显提升。杭州一位退休教师周女士表示:“现在买烟会特意看生产日期和防伪标识,特别是‘出口香烟阳光利群’这种高价产品,更怕买到假货。”烟草企业也相应调整了营销策略,黄山品牌推出的“溯源二维码”系统在节日期间扫码率环比增长300%。
随着“七夕”消费高峰临近,部分品牌开始推出限定活动。记者在南京新街口商圈看到,南京卷烟厂设立的“爱情主题”促销点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其中“出口香烟阳光利群”的“定制款”售价高达258元/条,但仍有消费者愿意购买。“虽然不抽烟,但觉得包装设计得很有创意。”22岁的学生小林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