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消费分级现象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及线上平台发现,不同价位、不同品牌的香烟在消费者中的接受度呈现出明显的分层趋势,尤其是“粗细烟哪款好抽”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折射出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与行业监管的持续影响。

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烟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5.3%,其中细支烟和粗支烟两大品类分别占据总销量的28%和62%,细支烟增速显著高于粗支烟。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烟草专卖店内,店主王女士向记者透露:“最近一个月,细支烟的咨询量比粗支烟多出一倍,但实际销量还是粗支烟占大头。很多年轻消费者会问‘粗细烟哪款好抽’,但老烟民大多还是坚持粗支。”

记者注意到,细支烟的崛起与烟草企业的产品创新密不可分。本月新上市的“金圣·细支青云”零售价为70元/条,采用“低焦油+天然草本香料”配方,据厂家宣传“单支燃烧时间延长30%”。而粗支烟方面,红塔集团的“玉溪·粗支”保持50元/条的定价,强调“传统工艺保留烟草本香”。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细支烟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25-40岁男性,他们更看重社交属性和健康考量;粗支烟则仍是45岁以上消费者的首选。”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烟草消费分级指导报告》明确提出,将根据焦油含量、添加剂种类等指标对产品进行分类管理。报告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称,细支烟平均焦油量比粗支烟低40%左右,但同时也指出:“消费者不应简单认为细支=健康,部分细支产品通过增加香料掩盖烟草本香,反而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法律合规方面,记者采访到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的刘律师,他解释道:“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条款,2025年起所有细支烟产品包装必须标注‘细支≠低危害’的警示语,违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这一规定直接影响了部分品牌的营销策略,记者发现多家电商平台已下架“低害细支”等宣传语。

消费者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在社交媒体上,一位网名为“老烟枪”的烟民表示:“粗细烟哪款好抽?对我来说还是红河V8粗支,口感醇厚,价格也实在,40元/条的价格在工薪阶层里口碑最好。”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则留言:“最近入坑利群·细支,90元/条有点贵,但朋友聚会时拿得出手,包装设计也很时尚。”

烟草市场行情监测显示,本月高端细支烟(100元/条以上)销量环比增长12%,中端粗支烟(40-60元/条)销量保持稳定,低价粗支烟(30元/条以下)销量则下降7%。一位香烟品牌代理商对记者坦言:“消费分级正在重塑市场格局,过去‘好抽’就是口感醇厚,现在年轻人更看重包装、品牌故事和社交属性。”

业内专家观点也值得关注。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消费分级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但行业不能忽视健康责任。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细支烟产品标准,避免‘低焦油误区’。”而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亚洲区代表则引用全球控烟报告指出:“细支烟的流行可能削弱控烟效果,消费者需警惕‘降焦不降害’的陷阱。”

在消费者端,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58岁的李师傅坚持抽“红塔山·粗支经典1956”(30元/条):“粗细烟哪款好抽?我这辈子只认这个,粗支烟的劲头足,干活时提神。”32岁的张女士则选择“娇子·细支X”(80元/条):“办公室里抽粗支烟显得土气,细支烟显得有品味,而且确实感觉呛嗓子的次数少了。”而19岁的大学生小王则表示:“只抽过一次细支,觉得味道太淡,还是粗支的劲道够。”

综合各方信息可以看出,2025年烟草消费分级现象已从简单的价格分层,发展为涵盖口感偏好、健康认知、社交需求等多维度的复杂格局。随着“粗细烟哪款好抽”这一问题的持续发酵,烟草行业正面临产品创新、营销策略与合规经营的多重考验,而消费者的选择也将最终决定市场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