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最新监管动态,强调持续强化烟草市场秩序整治,打击非法渠道流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从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获悉,近期多地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针对细支烟、电子烟及进口烟草产品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总体平稳,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其中细支烟品类增长显著,占比已达卷烟总销量的18%。然而,部分地区仍存在无证经营、假冒伪劣产品流通等问题。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监管部门表示,已对多家涉嫌销售非法渠道烟草制品的商户立案调查,涉案金额累计超过200万元。
“细烟40元有什么烟?”成为近期消费者咨询的热点问题。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当前40元档位的细支烟品牌竞争激烈,如“利群(软红)”、“南京(佳品)”等传统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而“玉溪(和谐细支)”等新品也通过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一位烟民表示:“现在40元能买到品质不错的细支烟,但要注意辨别真伪,有些仿冒品包装几乎一模一样。”
行业专家指出,细支烟市场的快速扩张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社交需求变化密切相关。中国烟草学会研究员张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细支烟的流行反映了消费者对‘减害’的初步认知,但需警惕部分厂商以‘低焦油’为噱头误导市场。”他同时提到,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国内《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烟草制品包装必须明确标注焦油含量及健康警示,违规产品将面临严厉处罚。
在电子烟监管方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今日通报,近期查获一批无中文标识、非法添加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涉及多个境外品牌。执法人员表示,此类产品不仅违反《电子烟管理办法》,还可能对青少年健康造成威胁。广东某电子烟企业负责人透露:“合规成本确实增加,但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长期来看有利于品牌集中。”
消费者评价方面,多位烟民对当前烟草市场表示“喜忧参半”。一位30岁的白领周先生表示:“现在买烟需要出示身份证登记,流程比以前复杂,但能避免买到假货,也算值得。”而另一位消费者则抱怨:“细烟40元有什么烟?以前还能买到‘黄山(红方印)’,现在要么涨价要么下架,选择变少了。”
针对价格问题,记者查阅多地烟草专卖店发现,40元档位细支烟的代表性产品包括“双喜(硬经典)”(39元/包)、“黄金叶(天叶细支)”(42元/包)等。某省会城市烟草零售户透露:“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部分品牌已提价,但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不得擅自提高批发价,因此零售端调整需经审批。”
法律合规层面,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法律顾问李静(化名)强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将于下月施行,其中明确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力度,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任何烟草制品,违者最高可处5万元罚款。”她同时提醒,消费者若发现违法售烟行为,可通过12313热线举报。
“细烟40元有什么烟?”这一问题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热议。微博话题#烟草市场监管#下,一位网友分享经验:“建议优先选择大型连锁店购买,比如‘利群(软红)’在盒上有防伪二维码,扫一扫就能验证。”但也有人质疑:“40元档位可选的细支烟越来越少,是不是烟草公司刻意控制供给?”
国际市场动态显示,随着全球控烟政策趋严,部分烟草企业加速布局代工生产(OEM)业务。美国《烟草时报》报道,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计划在2025年底前关闭两座传统卷烟工厂,转而生产加热不燃烧产品。国内行业人士分析,此举或将对我国烟草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但短期内国内市场仍以国产品牌为主。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消费者对烟草产品健康化的需求日益明显。上海某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王丽(化名)表示:“虽然细支烟焦油量较低,但长期吸食仍存在健康风险。建议消费者逐步减少烟草依赖,尝试替代品。”她同时呼吁,烟草企业应加大非燃烧型产品研发投入。
当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介绍,下半年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完善烟草专卖品追溯体系,实现从生产到零售的全链条监管;二是加强跨部门协作,打击跨境走私;三是优化零售户准入机制,引导行业良性竞争。发言人特别强调,消费者可通过“中国烟草”APP查询正规渠道信息,避免购买来源不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