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销售数据公布,各区域销量表现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统计,本月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其中细支烟和低焦油产品成为增长主力。记者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发现,山东产细支烟在华东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单日销量环比提升12.7%,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20%。
在济南一家连锁便利店,店主王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当日的销售记录:“山东产细支烟‘红塔山’系列今天卖了48条,比平时多了一倍。很多年轻顾客点名要细支款,说抽起来更方便,也不会显得太‘粗犷’。”这种消费趋势与行业报告相符,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市场分析报告》显示,细支烟市场份额已突破15%,成为继经典款之后的第二大品类。
记者联系到中国烟草学会专家李教授,他对这一现象做出专业解读:“细支烟的流行反映了消费群体的代际更替。90后、00后消费者更注重健康与品味的平衡,而山东产细支烟通过‘降焦减害’技术升级,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据悉,山东中烟今年投入3.2亿元进行生产线改造,其细支烟焦油含量已降至6mg/支以下,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8mg/支。
然而,区域销量分化现象同样值得关注。南方某省烟草局负责人透露:“广东市场本月销量增长仅1.8%,主要受电子烟替代效应影响。”这一说法得到市场验证,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最新报告指出,电子烟相关产品销售额已占全省烟草制品市场的7.3%。相比之下,山东、河南等传统产烟大省表现稳健,其中山东产细支烟在河南、安徽等周边省份的渗透率超过30%。
在价格方面,记者观察到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上海市场“泰山”细支烟售价为70元/条,而同款产品在山东本地售价仅为58元/条。一位常年在两地跑业务的烟酒店老板算了一笔账:“同样是山东产细支烟,上海卖一条能赚12元,我们本地只赚5元,但销量是上海的3倍。”这种价格梯度反映出各地消费能力和税收政策的差异。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25岁的程序员小张表示:“山东产细支烟的包装设计更符合年轻审美,而且价格适中,50多块钱一条,比进口细支烟便宜不少。”而58岁的退休教师老刘则认为:“细支烟抽起来费劲,还是老牌经典款顺口,不过年轻人喜欢什么就卖什么,市场规律嘛。”
合规性问题是本月报道的另一焦点。7月1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卷烟零售终端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把控细支烟的营销行为。山东省烟草专卖局迅速响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细支烟专区”规范行动。记者在青岛多家超市看到,细支烟已被统一移至需出示身份证的专区,且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促销活动。
从法律角度看,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法律顾问张律师指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细支烟并未做出特殊规定,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规范。山东的做法值得借鉴,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又避免了行业无序竞争。”
市场行情方面,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亚太区负责人在公开报告中提到:“中国细支烟市场的崛起,为全球烟草产业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山东产细支烟的‘文化+科技’双驱动模式,值得国际同行学习。”这一评价在业内引发热议,多位专家认为中国细支烟可能成为下一个出口主打品类。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山东产细支烟的口味创新速度明显加快。除了传统的烤烟型,薄荷、水果、茶香等混合口味产品占比已达25%。济南卷烟厂技术总监透露:“我们今年推出了‘龙韵’系列细支烟,采用非遗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单支定价88元,上市一个月已突破10万支销量。”
随着夏季来临,各区域销量也呈现出季节性特点。南方地区由于高温天气,销量普遍下滑5%-8%,而北方市场则保持平稳。值得注意的是,山东产细支烟在东北市场的表现超预期,辽宁沈阳一家批发商表示:“山东细支烟在东北卖得比本地品牌还好,特别是‘八喜’系列,顾客说抽起来‘劲道足还不烧喉’。”
针对未来趋势,多家机构预测细支烟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但增速可能放缓。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发布的《2025-2030烟草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到2030年细支烟占比有望达到25%,但价格战风险增加。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向记者坦言:“山东产细支烟目前靠性价比抢占市场,长期来看需要更多产品创新,否则容易被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