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全国烟草行业渠道管控工作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各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零售终端和流通环节进行常态化巡查,确保烟草制品规范销售。据记者实地走访,广东省深圳市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通报,近期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多起涉嫌违规购进卷烟的案件,已对相关零售户进行立案调查。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烟草市场秩序总体稳定,但仍有不法分子试图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货源,扰乱市场秩序。
在市场行情方面,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发现,各品牌香烟价格基本稳定,但部分高端品牌如“中华”、“双喜”等仍存在排队购买现象。一位长期经营烟草零售的店主透露:“现在买双喜烟多少钱一包?在我们这里,硬盒双喜售价为每包15元,软盒双喜则为12元,价格严格按照国家烟草局指导价执行,不能随意涨价。”该店主同时强调,所有进货渠道均来自正规烟草公司,拒绝任何来源不明的卷烟。
针对近期消费者反映的“线上购买卷烟难”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在今日例行发布会上回应称,电子烟监管经验将逐步应用于传统烟草领域,未来可能推出全国统一的线上销售平台。不过,该平台的具体实施方案尚未确定,目前仍以线下零售为主。记者采访多位烟民后发现,对于线上购买烟草的呼声较高。一位30多岁的李先生表示:“现在买双喜烟多少钱一包?线下买确实不方便,尤其是工作日白天门店不开门,如果能通过官方平台购买,既能保证正品,又能节省时间。”
业内专家对渠道管控的长期效果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烟草学会副秘书长张明指出:“当前渠道管控已形成‘天罗地网’,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都有严格监管,但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使得监管难度加大。未来需结合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实现从源头到零售终端的全链条追溯。”与此同时,上海财经大学烟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立新提醒,过度严格的管控可能催生黑市,建议在合规前提下适度放开部分零售权限。
在执法案例方面,今日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布一起跨省非法运输卷烟案件,涉案金额高达500万元。该局执法人员在沪渝高速重庆段查获一辆伪装成普通货车的运输车辆,车内藏有“红塔山”、“白沙”等品牌卷烟共计2.3万条。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些卷烟均从云南低价购进,准备销往重庆、四川等地,每条利润可达5-8元。此类案件反映出,尽管国家层面加大打击力度,但跨区域流通的监管仍存在盲区。
记者在多地采访时注意到,烟草企业正通过技术手段强化渠道管理。安徽中烟推出的“智慧零售”系统已覆盖全省90%以上的零售终端,通过扫码、人脸识别等技术,实现每包烟的销售信息实时上传。一位参与该项目的技术人员表示:“系统能自动识别异常销售行为,比如同一客户短时间内大量购买,或购买地点与常驻地址不符等情况,都会触发预警。”这种技术监管模式正逐步向全国推广。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到不同群体的看法。一位60多岁的老烟民陈大爷认为:“买双喜烟多少钱一包?我年轻时就抽这个,现在价格涨了点但还能接受,关键是能保证买到真货,不能让假烟危害健康。”而一位90后消费者则表示:“现在年轻人抽烟的少了,但偶尔应酬需要,最怕买到假烟,希望监管部门能更严格一些。”
针对烟草包装标识问题,记者注意到新规已在全国范围内落实。所有卷烟包装正面必须标注“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且字体不得小于包装面积的1/3。云南中烟相关人士透露,公司已投入2亿元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所有产品符合新规要求。市场监管总局官员强调,下一步将开展专项检查,对不符合标识要求的卷烟将全部下架处理。
在政策解读环节,记者采访了参与《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的专家。该专家指出,新修订的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电子烟与卷烟的监管边界,同时强化了对零售户的主体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增加了“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条款,并规定电子烟产品需纳入国家烟草专卖局统一监管。这被视为烟草行业监管体系的重要完善。
综合当日市场动态,烟草行业渠道管控工作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多部门联合执法成为常态;二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智慧监管成为新趋势;三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更加注重,从价格到真伪多方面保障;四是政策法规日趋完善,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尽管如此,如何平衡控烟目标与市场需求、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监管挑战,仍是摆在行业面前的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