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烟草行业迎来了一连串热点新闻,从政策调整到市场动态,再到消费者反馈,各方声音交织,为行业未来发展投下了多重变量。其中,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监管重点方向》成为当天最受关注的焦点。该文件明确指出,下半年将加大电子烟监管力度,同时进一步规范传统烟草产品的广告与促销行为,并特别提到“红河雪莲细香烟”等细支烟品牌需加强合规自查。
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了解到,新规将于8月1日起全面实施,重点针对电子烟的“隐形传播”问题。一位监管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仍有部分商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电子烟变相推广,新规将对此类行为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与此同时,传统烟草的广告投放也将受到更严格限制,尤其是针对细支烟的“轻奢”营销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据内部人士透露,红河、白沙等品牌近期在社交媒体上的“小众生活方式”推广活动已被要求整改。
在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销售数据公布后,行业呈现“分化”态势。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国烟草销售额同比增长4.2%,但二季度增速放缓至1.8%。其中,细支烟市场表现尤为抢眼,红河雪莲细香烟、利群细支等品牌销量逆势上涨,环比增长约8%。一位资深烟草分析师对记者表示:“消费者对细支烟的偏好正在从‘尝鲜’转向‘习惯’,这与控烟政策收紧背景下,消费者转向‘低焦油’、‘小规格’产品的趋势高度吻合。”
然而,价格波动成为当天市场热议的话题。据多家零售终端反馈,红河雪莲细香烟(20包/条)在部分地区的售价已从2025年初的120元/条涨至135元/条,涨幅达12.5%。某连锁便利店店主表示:“近期货源紧张,不少消费者反映买不到货。”对此,行业内部人士解释称,涨价主要源于原料成本上升和物流费用增加,但同时也与品牌提价策略有关。记者注意到,红河雪莲细香烟在电商平台上的价格则更为混乱,部分商家标注价格高达150元/条,但销量明显下滑。
消费者反馈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烟民。一位30岁的张姓消费者表示:“红河雪莲细香烟涨价后,我改抽其他品牌了,毕竟一天一包的开销不小。”但另一位李姓烟民则认为:“细支烟的口感确实不一样,贵一点也值得。”中国控烟协会专家指出,价格波动可能成为控烟政策之外的另一重“减量”因素,但需警惕企业借机“制造稀缺感”。
在法律合规层面,当天还有一起涉及烟草广告的案件引发关注。上海某公司因在短视频平台推广“细支烟搭配咖啡”的生活场景,被市场监管部门认定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罚款2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在采访中承认:“对‘间接营销’的界定标准理解不足。”这起案件被业内视为新规实施前的“警示案例”,多家品牌已紧急下架相关宣传物料。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对国内行业产生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实施“标准包装”政策,即禁止卷烟包装上的品牌颜色和图案。英国烟草与健康关系研究协会专家通过视频连线表示:“标准包装政策实施十年后,英国青少年吸烟率下降了30%。”国内多位业内专家认为,中国虽暂无类似政策,但未来不排除借鉴可能。
临近傍晚,记者走访北京某大型超市时发现,红河雪莲细香烟的货架前聚集了不少消费者。一位正在选购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包装设计很特别,但价格有点高。”超市销售人员补充道:“近期有顾客询问是否有‘旧版’产品,可能是担心新规后包装会改变。”记者查阅发现,红河品牌确实在2024年底对雪莲细香烟的包装进行了微调,但未涉及主要颜色和字体。
当天收盘时,行业股表现平稳。中免集团旗下烟草免税业务板块上涨1.2%,分析师认为这与国际旅行恢复有关。而A股烟草概念股则整体下跌0.8%,有基金经理表示:“政策不确定性仍是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