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全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监管动态。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秩序总体平稳,但部分地区的价格波动和违规经营现象仍需警惕。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专卖店发现,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部分品牌卷烟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其中“软牡丹”等经典款式的市场行情尤为引人关注。
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师傅向记者透露:“最近不少老顾客会问‘软牡丹卖多少’,其实价格一直比较稳定,目前零售价是每条120元,单盒12元。但有些非正规渠道的售价低至单盒10元,这种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烟,十有八九是假货或者走私烟。”李师傅强调,正规渠道的烟草产品均有防伪标识,消费者购买时需留意。
记者查阅烟草行业相关报道发现,今年6月,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了“清风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跨区域走私、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据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披露的数据,仅上半年,全省共查处违法案件320余起,查获非法卷烟近2000万支,涉案金额超1.2亿元。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非法烟草产品不仅逃避了税收,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对正规市场造成冲击。
在上海市黄浦区,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对当前烟草市场的看法。45岁的王先生表示:“现在买烟越来越规范了,以前还能在街边小摊买到便宜的‘软牡丹’,现在基本绝迹了。虽然价格高一点,但至少能保证是真品。”而另一位年轻消费者则认为:“烟草税这么高,希望能有更多优惠活动,比如节假日促销,毕竟现在很多年轻人压力都比较大。”
针对市场关切,记者采访了中国烟草协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明。他解释道:“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规定,卷烟零售价格由省级烟草公司制定并报国家烟草专卖局备案。目前‘软牡丹’等经典品牌属于‘甲类卷烟’,适用税率调整为56%的消费税,加上增值税和附加税,最终零售价确实高于普通品牌。”张明还提到,近年来烟草行业正逐步推进“一品一码”追溯体系,未来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产品真伪及流通信息。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利润增速放缓。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副司长刘伟分析:“一方面,控烟政策持续收紧,多地公共场所禁烟范围扩大;另一方面,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部分人群转向电子烟或替代品。不过,传统卷烟市场仍有刚性需求,特别是像‘软牡丹’这样的老牌产品,因其醇厚口感和经典包装,在40岁以上消费群体中仍有较高忠诚度。”
值得关注的是,今日有媒体援引“软牡丹卖多少”这一话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在山东、河南等传统烟草消费大省,该品牌卷烟的月均销量环比下降5%,但消费者复购率仍达78%。河南省烟草公司市场分析师赵静表示:“这可能与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有关,一些新兴品牌通过包装升级和价格优惠抢占市场,但‘软牡丹’作为‘老字号’,其品牌价值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随着电子支付普及,烟草专卖部门加强了扫码购烟监管。杭州市烟草专卖局近日通报,全市已有超过90%的零售终端接入“智慧烟草”系统,消费者购买时需出示身份证件并扫码记录。这一举措既提高了监管效率,也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购烟行为。杭州市民陈女士点赞道:“现在买烟扫一下脸就行,既方便又规范,支持这样的措施。”
在政策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2025年烟草行业法治建设要点》,明确将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力度,严查“搭赠销售”“低价倾销”等行为。业内专家指出,这表明监管层面对烟草市场的干预将更加精细化,未来或出现更多区域性价格调控措施。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可能进一步上调卷烟零售指导价,以减少青少年吸烟率。
综合来看,2025年7月18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稳中有变”的态势:一方面,正规渠道价格体系基本稳定,消费者对“软牡丹”等经典品牌的价格接受度较高;另一方面,监管持续加码,非法流通渠道受到重创。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若价格持续上涨,可能促使部分消费者转向灰色市场,从而增加监管难度。这或许是下一阶段烟草治理需要重点权衡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