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中国烟草行业产销数据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卷烟产销数据表现稳健,特别是细杆烟品牌市场占比持续上升,引发业内热议。
记者今日从中国烟草总公司获悉,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总产量达到4550亿支,同比增长2.1%,其中细杆烟产量占比首次突破20%,达到910亿支。这一数据背后,是消费者口味偏好的变化以及烟草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细杆烟品牌数量已超过200款,而“中国有多少款细杆烟品牌”这一问题,也成为了烟民和行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店主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店内销售的细杆烟品牌。“像‘中华’、‘玉溪’、‘利群’这些老牌细杆烟销量一直不错,但今年‘双喜’和‘红塔山’的细杆新品也卖得很好。”李先生表示,细杆烟因其便携性和独特的口感,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选择。据他观察,近期上市的“利群·天润细支”单盒售价在45元左右,比普通中支烟略高,但销量仍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有多少款细杆烟品牌?记者查阅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卷烟品牌目录》发现,目前全国在售的细杆烟品牌已达215款,涵盖高中低端多个价位。其中,高端细杆烟以“中华(金细支)”为代表,单盒售价高达120元;中端市场则以“芙蓉王(细支)”和“白沙(细支)”为主,价格区间在50-70元;而低端细杆烟则以“红双喜(细支)”为代表,单盒售价仅25元左右。
针对细杆烟市场的快速扩张,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细杆烟的流行与控烟政策存在矛盾。虽然细杆烟的焦油含量普遍低于普通烟,但包装更小、携带更方便的特点可能加剧青少年吸烟问题。”他呼吁烟草企业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产品设计上避免对未成年人产生诱导。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的监管政策也在不断收紧。2025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细杆烟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各烟草公司严格细杆烟的生产计划,并加强市场监管,防止非法渠道流通。记者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采访时了解到,近期该局已查处多起假冒“中华(金细支)”的案件,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
在消费者端,细杆烟的流行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烟民,来自广州的陈先生表示:“细杆烟口感确实不错,但价格有点贵,像‘利群·天润细支’一包45元,一个月抽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来自西安的王女士则认为:“细杆烟更方便,尤其是在办公室或者外出时,抽一支不会太显眼。”
业内专家指出,细杆烟市场的增长与烟草企业近年来推行的“减害降焦”战略密切相关。多家烟草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将细杆烟的焦油含量控制在5mg以下,同时通过香精调配提升口感。例如,“双喜(硬细支)”在2025年3月推出的新品中,采用了“低温燃烧技术”,使焦油释放量进一步降低。
不过,细杆烟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烟草制品生产企业不得违反国家规定的生产计划。记者发现,部分小品牌细杆烟因未获得正规生产许可,已被多地烟草专卖局下架。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女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细杆烟时,应关注包装上的‘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许可’标识,避免购买非法产品。”
在市场竞争方面,细杆烟品牌之间的价格战日趋激烈。记者注意到,近期“红塔山(细支)”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将单盒价格从35元降至30元,直接冲击了“白沙(细支)”的市场份额。而“中华”品牌则通过限量发售“中华(金细支·典藏版)”的方式,维持高端形象,单盒售价高达150元。
中国有多少款细杆烟品牌?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仍在变化中。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烟草企业的创新竞争,细杆烟市场有望继续扩容。但与此同时,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落实控烟政策,仍是烟草行业面临的长期课题。记者将持续关注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