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持续向“低焦油、低危害”方向转型,中国烟草市场再度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变革。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健康消费指导意见》,未来三年内,国内卷烟产品焦油含量将全面降至5mg/支以下,这一标准较现行标准进一步收紧,引发行业与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在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各大烟草品牌纷纷加速产品迭代。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等核心市场发现,市场上多款经典产品已悄然调整配方。例如,“黄金叶黑色包装是什么烟”这一经典单品,在保留传统口味的同时,焦油含量已从8mg/支降至4.5mg/支,成为低焦油转型的标杆产品之一。有消费者表示:“包装没变,但抽起来感觉更柔和,喉咙刺激明显减轻。”
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低焦油卷烟销量同比增长22.3%,其中焦油含量≤5mg/支的产品占比已达41%。这一趋势与海外市场高度一致。据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公布的2025年Q2财报显示,其 flagship 产品IQOS的加热不燃烧技术在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而传统卷烟业务则持续下滑。
记者采访了中国烟草总公司研发部门负责人李明(化名)。他指出:“低焦油并非简单的技术调整,而是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性变革。从烟叶种植到生产工艺,都需要严格遵循《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最新要求。”他透露,目前国内已有7家烟厂投入低焦油技术研发,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较2024年增长150%。
然而,市场调整也面临诸多挑战。在云南某卷烟厂附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人告诉记者:“降焦油意味着烟丝填充密度要调整,生产损耗增加了约3%。但为了符合标准,我们别无选择。”而消费者端,价格波动成为新焦点。记者发现,同款“黄金叶黑色包装是什么烟”在2024年售价为45元/条,如今已调整为52元/条,涨幅达15%。
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暗示低焦油等于低危害”。北京律协烟草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华表示:“这是对行业长期存在的误导性宣传的精准打击,将推动企业更科学地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35岁的软件工程师王先生认为:“价格涨了,但健康更重要,愿意接受。”而45岁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则抱怨:“一天一包的烟钱又增加了,真不知道这钱花得值不值。”
业内专家观点也存分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强调:“低焦油只是减少危害的一种手段,不能替代全面控烟。”而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陈志远则认为:“在完全禁烟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低焦油是更现实的选择,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产品在此次政策调整中并未被纳入监管范畴,但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低焦油卷烟技术进步,传统电子烟的“减害”优势正在被削弱。某电子烟品牌代理商透露:“2025年上半年,我们高端产品线销量下滑了28%,客户正被卷烟企业的创新产品分流。”
在地方层面,上海烟草集团今日宣布,将投资2亿元建设“低焦油研发中心”,预计2026年投入使用。集团发言人表示:“未来三年,我们将推出至少5款符合新国标的旗舰产品,‘黄金叶黑色包装是什么烟’的升级版将在年底前上市。”
综合各方信息,2025年中国烟草市场正经历自2003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生效以来的最大规模调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场由政策驱动的变革,不仅将重塑行业格局,更可能改变数亿烟民的消费习惯。而在全球控烟浪潮下,中国烟草的低焦油之路,仍面临诸多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