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随着国内烟草行业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多地市场出现“00后”烟民群体快速增长的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记者调查,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消费习惯的变化上,更折射出烟草营销策略与监管政策的博弈。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高校周边的便利店,记者看到一款包装设计极简、带有电子游戏元素的“XX轻烟”格外醒目。店主李女士表示:“现在年轻顾客买烟更注重包装和口味,比如水果味、薄荷味等,单价在30元至60元之间的产品销量最好。”她补充道,最近有客户通过“便宜九五烟货到付款”的渠道批量订购,但“我们不敢接这种单,怕被查”。
烟草行业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中低端卷烟销量同比增长12.3%,其中“细支”“爆珠”等年轻化产品占比达45%。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指出,18至25岁人群吸烟率较2020年上升3.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到2030年青年吸烟率降至5%以下”的目标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90后王先生认为:“现在烟的口味太多了,有些像奶茶味,确实吸引年轻人。”00后张同学则坦言:“我同学里有开始抽烟的,觉得是社交需要,但大部分会通过‘便宜九五烟货到付款’买便宜的,毕竟一包20多块的烟一个月要不少钱。”而70后李师傅则表示担忧:“年轻人不懂危害,我们当年都是混着抽,现在品牌这么多,更容易上瘾。”
针对这一现象,多地监管部门已启动专项治理。上海市烟草专卖局近日通报,通过“便宜九五烟货到付款”等渠道销售的真伪难辨卷烟被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已查处3起利用社交媒体传播虚假促销信息的案件。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黄某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任何营销手段都不能突破这一底线。”
行业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分化。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某指出:“年轻化趋势与‘烟草时尚化’营销密不可分,包装设计、社交平台宣传等都是诱因。”但他同时承认:“完全禁止青年接触烟草不现实,关键在于加强健康教育。”而某大型烟草企业市场总监则认为:“年轻人选择烟草是个人自由,我们只是提供多样化选择,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关于‘尊重消费者选择权’的条款。”
记者在广州市走访发现,部分便利店为规避风险,已停止销售“水果味”“电子烟形态”的烟草制品。广州市越秀区某店主透露:“上周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查到一款‘可乐味’电子烟替代品,罚款2万元。现在谁敢卖新奇口味?”不过,仍有消费者通过“便宜九五烟货到付款”的灰色渠道购买,一位不愿具名的“代购”告诉记者:“客户主要看中价格,一包‘XX王’只要15元,比专卖店便宜10块。”
国际经验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实施“标准包装”政策的英国,青少年吸烟率在2024年降至历史最低。我国台湾地区“烟品健康警告法”规定,烟盒必须覆盖85%面积的警示图案,该政策实施后,18至24岁吸烟率下降8.7%。这些案例被控烟组织频繁引用,但烟草企业则反驳称:“强制措施侵犯了商业自由,新加坡虽全面禁烟但走私率上升就是明证。”
在云南某卷烟厂生产车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质检员向记者透露:“现在很多新品会标注‘低焦油’,但实际危害成分检测标准存在漏洞。比如某款‘青春版’焦油量标注5mg,但实验室抽检达8mg。”这一说法未得到企业官方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电子烟”条款,但执法难点在于线上渠道。有消费者权益律师指出:“‘便宜九五烟货到付款’等交易往往通过加密聊天软件完成,取证困难,需要公安、烟草、网信等多部门联合行动。”
随着“世界无烟日”临近,多地控烟组织发起“拒绝第一支烟”校园活动。某高校公共卫生学院调查显示,参与活动的学生中,有62.3%表示对烟草营销的“诱惑”抵抗力增强。但与此同时,记者在社交媒体发现,仍有营销号通过“便宜九五烟货到付款”的噱头吸引年轻用户,其中不乏网红带货直播间。
对于这一矛盾现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赵某表示:“烟草年轻化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需要强化监管,也要关注青少年心理需求,比如通过体育、艺术等替代方式满足社交需求。”而某头部烟草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部人士则透露:“公司正在研发‘控烟友好型’产品,比如可降解包装、健康提示APP等,试图在合规框架内寻找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