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烟草行业品牌培育再迎新动态,多家主流品牌在市场推广与合规经营方面展现出积极态势。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持续落地,行业对品牌培育的投入与监管要求日益精细化,记者走访多地市场发现,350到400元一条的烟在高端市场依旧保持稳定需求,而中端品牌则通过创新营销和渠道优化寻求突破。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先生向记者透露,近期“中华”品牌的新品“中华金中支”因包装升级和口感优化,销量环比增长约15%。他提到:“现在350到400元一条的烟,消费者不仅看重品质,还关注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比如中华的‘双中支’系列,很多商务人士会特意购买,送礼需求旺盛。”

与此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全国卷烟市场整体稳中有升,其中高端烟(单条价格300元以上)占比首次突破30%。这一数据与多位业内专家的预测相符。中国烟草学会研究员张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端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升级和品牌忠诚度提升,但企业必须严守《烟草广告法》红线,避免过度营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消费者对品牌培育的看法存在分歧。30岁的金融从业者王女士表示:“350到400元一条的烟,我觉得性价比不高,但品牌形象确实重要。比如‘利群’的‘天外来物’系列,虽然价格稍高,但包装和口感让我愿意尝试。”而另一位烟龄20年的李先生则认为:“品牌创新是好事,但价格不能盲目上涨,否则会流失部分消费者。”

在监管层面,多地烟草局近期加大了对品牌宣传合规性的抽查力度。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在7月15日通报了一起违规案例,某品牌因在社交媒体使用“限量版”等暗示性词语被罚款5万元。上海市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品牌培育必须以合规为前提,任何夸大宣传或诱导消费的行为都将被严惩。”

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内的跨界合作成为品牌培育的新趋势。记者了解到,云南中烟与某知名茶企联名推出的“云烟·茶韵”系列,通过融合普洱茶香与烟草工艺,在云南市场试销期间反响热烈。云南中烟市场部经理陈女士介绍:“这种联名不仅丰富了产品线,还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关注传统品牌。”

然而,价格区间在350到400元一条的烟市场竞争依然激烈。记者走访广州、成都等地市场发现,除“中华”“玉溪”等传统强势品牌外,“芙蓉王”的“硬蓝”系列和“黄山”的“天都”系列也通过渠道下沉和促销活动抢占份额。一位不愿具名的经销商透露:“现在做高端烟,既要保证货源稳定,又要应对价格战,压力不小。”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了多位烟民的反馈。45岁的张师傅是“白沙”老顾客,他坦言:“350到400元一条的烟,我更看重性价比。最近‘白沙’的‘软和’系列降价后,我基本只买这个了。”而90后白领刘女士则表示:“我偶尔会尝试‘七匹狼’的‘通仙’系列,包装设计很吸引人,但价格确实偏高。”

针对行业未来的品牌培育方向,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刘教授指出:“未来烟草品牌需要更注重差异化竞争,比如开发低焦油产品、加强文化营销等。同时,企业必须平衡好利润与合规的关系,避免政策风险。”

综合来看,2025年7月18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品牌培育多元化、监管趋严、消费者需求分层等特点。350到400元一条的烟在高端市场保持韧性,而中端品牌则通过创新和合规经营寻求增长。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推进,烟草行业在品牌培育中的社会责任与合规意识或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