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式发布《烟草行业标准(2025版)》修订公告,标志着我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标准体系更新。此次修订内容涵盖产品质量、包装标识、物流追溯等八大领域,其中对电子烟监管细则的进一步明确、传统卷烟焦油含量标准的再度下调,以及“贵烟”等高端品牌产品线的合规性要求,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核心市场的过程中发现,新标准实施后,各大烟草专卖店已开始执行新的产品上架流程。据上海南京路某连锁烟酒店负责人透露:“今天上午已经下架了三款不符合新焦油标准的‘红塔山’旧批次产品,补货时必须提供最新检测报告。”该负责人同时表示,新标准对包装标识的规范尤为严格,“比如‘贵烟黑皮子’这类老字号产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批次号必须采用激光刻印,否则无法进入销售系统。”
市场监管总局烟草司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此次标准更新是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新规要求焦油含量上限从原来的10mg/支降至8mg/支,这一调整将直接推动行业向低危害产品转型。”该负责人特别提到,对于备受关注的“贵烟黑皮子”等高价产品,新标准并未提高税负,但对其原料成分透明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消费者现在可以通过扫码查看烟丝中各类添加剂的具体比例。”
在价格方面,记者调查发现,新标准实施后,“贵烟黑皮子”的市场价格维持在120元/条左右,部分免税店渠道价格略低至110元/条。北京市朝阳区一位烟民李先生向记者坦言:“虽然价格没变,但新包装的防伪标识太复杂了,买的时候还得仔细核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深圳某电子烟品牌代理商表示,新规对电子烟尼古丁含量的严格限制(不得超过20mg/ml),已导致其产品线上渠道销量下滑近三成。
业内专家对此次标准更新反应不一。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明在受访时指出:“新标准中的物流追溯系统升级是最大亮点,采用区块链技术的产品溯源码将实现‘一物一码’全链条监管。”但他同时指出,部分传统工艺产品可能面临转型压力。与之相对,行业分析师陈思远则认为:“此次调整更多是技术性规范,对市场竞争格局影响有限。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下个月即将出台的‘烟草行业碳足迹计算标准’。”
在消费者端,新标准引发的热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多位消费者提到“贵烟黑皮子”的购买体验变化:“以前随便找家店就能买,现在很多地方要查身份证和购烟记录,感觉比买高铁票还麻烦。”另一方面,有消费者对产品透明度表示欢迎:“新包装上把烟丝产地、添加剂清单都列出来了,虽然价格还是120元一条,但心里踏实多了。”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巨头对此次标准更新反应迅速。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菲莫国际)亚洲区代表今日发布声明称:“新标准中的低焦油要求与PMI的‘iQOS’加热不燃烧技术理念高度契合。”而British American Tobacco(英美烟草)则在其官网发布中文声明,强调其中国工厂已提前半年完成新标准合规改造。
在政策执行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将分三阶段推进新标准落地:7月17日至8月31日为过渡期,9月1日起全面实施,12月1日前完成全国范围内的旧品清退。针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监管部门已要求各地烟草公司建立“价格监测日报”制度,并特别关注“贵烟黑皮子”等高价产品的市场流向。
对于烟草制品的包装设计,新标准首次引入“视觉健康警示”概念。记者在杭州某烟草设计工作室看到,设计师们正根据新规调整产品包装:“‘贵烟黑皮子’的包装必须增加30%的警示图文面积,而且不能使用金色反光材料,这对品牌形象是个挑战。”该工作室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包括“中华”“利群”在内的多个品牌提交了修改方案。
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新标准增设了“产品信息可追溯性”条款,要求所有烟草制品必须附带电子追溯码。北京消费者协会的抽样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更透明的产品信息支付5%的溢价。不过,有消费者质疑:“像‘贵烟黑皮子’这种120元一条的产品,追溯系统真的能防止假货吗?”
针对行业普遍关心的成本问题,中国烟草总公司财务部数据显示,新标准全面实施后,预计行业整体成本将增加约8%,其中包装升级和检测认证环节占比最大。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成本增量可能通过“贵烟黑皮子”等高端产品线消化,对大众消费级产品价格影响有限。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新标准实施首日,多家线上烟草销售平台出现了“贵烟黑皮子”等产品的短暂缺货情况。京东某授权旗舰店客服解释:“这是系统升级导致的临时情况,新标准版本的产品将在48小时内补货到位,价格仍为119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