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进入夏季销售旺季,烟草行业渠道管控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渠道管控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非法渠道和走私烟的冲击,给合法市场秩序带来不小压力。

在当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建军表示,近期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净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物流渠道销售非法烟草制品的行为。他透露,截至7月15日,专项行动已累计查获非法烟叶5600余吨,涉案金额超过12亿元,其中不乏通过“蚂蚁搬家”式走私入境的“洋烟”。

记者注意到,此次专项行动中,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成为打击重点。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队长李明在采访中提到:“我们近期破获的一起案件涉及通过‘渔船+快艇’方式走私的‘万宝路’和‘七星’品牌,查获走私烟数量达12万条,其中部分香烟单价高达150元/条。”这一价格远高于正规渠道售价,显示出走私烟在利润驱使下的猖獗态势。

在监管层面,新版《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已于今年4月正式实施,其中对渠道管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张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新规将‘线上线下一致性’原则写入制度,意味着任何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零售户,其线上销售行为必须与线下实体店保持一致,这有效遏制了‘证照分离’销售的问题。”

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部分三四线城市仍存在“便利店+外卖”形式的非法渠道。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洋表示:“这种模式本质上属于无证经营,但因其隐蔽性强、查处难度大,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我们建议引入‘区块链溯源’技术,实现从生产到零售的全链条可追溯。”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采访了北京某大型商场的烟草专柜经理王女士。她透露:“今年夏季,‘中华’‘利群’等主流品牌价格基本稳定,但‘软中华’在部分区域出现‘一包难求’的情况,批发价一度涨至80元/包,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这种价格波动反映了渠道管控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消费者视角,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烟民。来自武汉的陈先生(化名)坦言:“最近我在‘传染病10项抽了都是好的’的体检报告上写着吸烟有害,但工作压力大还是忍不住。不过现在买烟得去指定商店,不像以前网上随便买,虽然麻烦点,但至少心里踏实。”这句话反映了消费者在便利性与合规性之间的权衡。

另一名烟民李先生则表达了不同看法:“渠道管控太严,合法烟价又高,最后只能去小摊买‘假烟’。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因为抽了假烟喉咙发炎住院,这到底谁受益?”他的担忧触及了渠道管控可能带来的次生问题。

行业专家对当前形势进行了分析。中国烟草学会副秘书长赵永强指出:“目前渠道管控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新技术催生的‘暗网’销售;二是跨境电商的监管盲区;三是农村市场的监管薄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疏堵结合’。”他建议,可在农村地区试点“烟草合作社”模式,通过规范化引导替代非法渠道。

在法律合规层面,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孙律师强调:“《电子商务法》与《烟草专卖法》的衔接仍存在空白,特别是对‘社交电商’中的烟草销售行为缺乏明确界定。我们正协助监管部门起草相关司法解释,预计今年底前出台。”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公布了几个典型案例。山东省淄博市烟草专卖局查获的一起案件显示,一名“微商”通过朋友圈销售非法烟草制品,涉案金额达200万元。执法人员介绍,该“微商”利用“传染病10项抽了都是好的”等生活化语言作为暗号,逃避监管,最终被处以没收非法所得并罚款50万元。

国际经验方面,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艾博士分享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渠道管控方面的最新实践。他指出:“泰国通过‘扫码验证’系统,实现了零售终端的实时监控;新加坡则将烟草销售纳入‘智慧城市’平台,这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展望下半年,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将重点推进“一码通”工程,即通过统一编码实现烟草制品从生产到零售的全流程监管。王建军司长透露:“我们正在与公安部、商务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预计9月份在10个试点城市率先实施。”

与此同时,行业市场行情监测显示,随着渠道管控力度加大,部分品牌出现结构性短缺。某烟草集团品牌经理透露:“‘双喜’品牌因渠道调整,部分区域出现断货,批发价从65元/包上涨至72元/包。我们正在加急调货,预计一周内恢复正常供应。”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采访了上海一家烟酒店的店主张先生。他告诉记者:“现在办烟草证比以前难多了,但合规经营反而生意更好。有位老顾客专门开车20公里来我这买烟,他说‘传染病10项抽了都是好的’的体检报告上医生特意写了‘请勿购买来路不明的香烟’,现在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和安全。”

不过,也有消费者对渠道管控表达了不满。在北京工作的王女士表示:“我丈夫需要戒烟,但渠道受限后,他反而偷偷通过代购买‘万宝路’,这适得其反。希望监管部门能提供更多戒烟替代品渠道。”

在业内专家点评环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研究员刘教授指出:“渠道管控与控烟目标高度一致,但执行中需考虑社会适应性。建议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增加合法戒烟产品的可及性,形成‘堵疏结合’的良性循环。”

当天的新闻稿中还引用了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烟草市场报告》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烟草黑市交易额达1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约15%,这一比例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渠道管控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