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全国烟草行业区域对标工作迎来新一轮重要进展。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行业区域对标分析报告》,多地烟草企业在生产效率、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低价黄鹤楼(1916)烟批发零售”业务成为区域差异化竞争的典型案例。
记者今日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成功将“低价黄鹤楼(1916)烟批发零售”成本压缩8%,该品牌在华中地区的市场份额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该品牌批发价为每条128元,零售指导价为每包13元,价格优势使其在二线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在区域对标方面,四川中烟与云南中烟的竞争态势尤为引人关注。据《中国烟草报》报道,云南中烟通过“云烟”系列高端产品线持续发力,上半年高端卷烟销量同比增长12%,而四川中烟则依托“娇子”品牌在中端市场的布局,实现销售额环比增长7.5%。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指出:“这种‘高端突破、中端稳固’的策略,正是烟草企业应对‘双控’政策(即产量和销量双控)的有效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版于2024年10月正式实施,各地烟草专卖局对低价烟市场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记者在广东广州采访到一位经营便利店多年的店主老王,他坦言:“现在‘低价黄鹤楼(1916)烟批发零售’必须提供完整的购销台账,否则随时可能被查处。但奇怪的是,像‘红双喜’(硬)这种批发价110元/条的烟,反而没人管那么严。”
消费者评价方面,来自北京的烟民李先生向记者表示:“我平时就抽低价黄鹤楼(1916)烟,每包12.5元,口感不比贵的差,关键是现在买不到假货。”而另一位来自上海的消费者则持不同意见:“低价烟的包装越来越简单,感觉厂家在偷工减料,虽然价格便宜,但抽起来总觉得不对味。”
在合规性层面,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教授张明(化名)接受采访时强调:“烟草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任何形式的低价促销宣传都可能触碰法律红线。特别是‘低价黄鹤楼(1916)烟批发零售’这类业务,更需注意渠道合规性。”
市场行情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批发均价为每条165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而低价烟(批发价低于120元/条)的占比首次突破30%。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司长王磊在行业内部会议上透露:“低价烟市场虽受调控,但仍是保民生、稳市场的关键环节。”
在区域对标的具体案例中,江苏中烟通过“南京”品牌实现苏北市场占有率提升4.1%,而浙江中烟则借助“利群”系列在长三角地区的渠道深耕,完成销售额15.8亿元。记者在采访浙江烟草局时了解到,当地对“低价黄鹤楼(1916)烟批发零售”的管控尤为严格,要求所有终端销售点必须安装“天眼”监控系统。
多位业内专家认为,当前烟草行业的区域竞争已进入精细化阶段。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伟指出:“未来三年,烟草企业需要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特别是在‘低价黄鹤楼(1916)烟批发零售’这类业务中,如何平衡政策风险与市场效益,将成为关键课题。”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健康关注度持续提升。记者在北京市海淀区随机采访的10位烟民中,有7人表示“如果推出低焦油版本的低价黄鹤楼(1916)烟批发零售,会更愿意尝试”。这一现象也引发了烟草企业的产品创新思考。
在监管报道方面,《经济观察报》今日刊文称,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低价卷烟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公司对批发价低于100元/条的卷烟实施“一单式”全程追溯。这意味着“低价黄鹤楼(1916)烟批发零售”的合规成本将进一步增加。
综合来看,2025年烟草行业的区域对标工作呈现出“政策趋严、竞争加剧、创新并存”的复杂局面。无论是“低价黄鹤楼(1916)烟批发零售”的市场表现,还是各地烟草企业的差异化战略,都预示着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的最终走向,仍有待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