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中国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专卖政策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今日凌晨,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专卖局加强市场监管,严打非法渠道流通,并对香烟more价格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以应对近年来走私香烟和假烟泛滥的态势。
根据通知内容,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在于“价格管控+渠道收紧”。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测司司长李明在今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市场上部分香烟more价格与官方指导价存在较大偏差,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我们将通过强化价格巡查、建立价格举报机制等措施,确保香烟more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政策发布后,各品牌香烟more价格已开始调整。例如,中华(硬)的官方指导价为70元/包,但部分商家此前以85元甚至更高价格销售。今日起,所有专卖店已统一执行70元标准价,并张贴价格公示牌。一位专卖店店主王女士告诉记者:“以前顾客总问能不能便宜点,现在系统直接锁价,我们也没办法。”
政策调整的背后,是近年来烟草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消费投诉报告》,烟草类投诉量同比增长32%,其中涉及价格欺诈和假烟问题的占比达47%。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张伟向记者透露:“近期我们在浦东新区查获一起假烟案,涉案金额超过2000万元,涉及品牌包括利群、玉溪等多个主流产品。”
业内专家对此次政策调整反响不一。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学锋指出:“从法律角度看,这符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品价格管理’的规定。但关键在于执行力度,以往类似政策也曾出台,但基层落实不到位。”而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志强则认为:“此次政策新增‘价格举报奖励’条款,每举报成功一例最高可奖励5000元,这是监管手段的重大突破。”
在消费者层面,政策调整引发热议。记者随机采访的10名烟民中,6人表示支持价格规范,但对其能否真正落实持保留态度。“香烟more价格统一了,但会不会出现‘明降暗升’的情况?”一位自称每日吸烟2包的林先生坦言。相比之下,长期关注公共健康的李女士则认为:“哪怕只是减少一点假烟,都是进步,毕竟那些假烟对健康的危害更大。”
市场行情方面,政策发布后,部分品牌出现短暂供不应求现象。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数据显示,玉溪(软)今日销量环比增长15%,但公司已紧急调配库存,预计3日内恢复常态。值得注意的是,在价格调整背景下,电子烟市场出现微妙变化。深圳某电子烟品牌代理商透露:“虽然电子烟不属于烟草专卖品,但部分烟民开始转向尼古丁盐类产品,我们的咨询量最近增加了20%。”
国际烟草巨头也对政策变化做出反应。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大中华区发言人通过邮件回应:“我们始终支持政府打击非法贸易,并已将‘iQOS’等替代产品研发纳入计划。”而英美烟草集团则强调其在中国市场的合法渠道合作项目,称已投入5000万美元升级供应链追踪系统。
在监管技术层面,此次政策特别提到“区块链溯源”的应用。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工程师赵工介绍:“新版专卖许可证系统已嵌入区块链节点,每条香烟从生产到销售的信息都不可篡改,消费者可通过扫码验证真伪。”记者测试发现,购买后的香烟包装上二维码扫描后,会显示“2025年7月16日上海烟草公司出品”等完整信息链。
针对农村市场这一监管难点,政策也提出针对性措施。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涛指出:“过去非法烟贩常利用农村监管薄弱点渗透,现在要求县级烟草局每月至少开展2次专项检查,并建立乡镇协管员制度。”记者在河南某县采访时,一位乡镇市场监管所所长证实:“我们已经收到新培训材料,重点学习如何识别‘三无’香烟。”
傍晚时分,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更新了政策问答专栏,对“如何区分真假烟”“举报途径”等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其中明确表示,消费者若发现香烟more价格异常(如低于市场价的30%或高于10%),可拨打12313举报,最快2小时内会有执法人员到场核查。
随着夜幕降临,北京市西单一家24小时便利店内,店员小张正在核对最后一笔香烟订单。他告诉记者:“系统今天升级了,如果按低于指导价销售,直接无法出单。”这一细节,或许正是这场政策调整在基层最直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