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消费迁移现象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终端发现,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选择正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价格梯度变化,而“一手合天下烟哪里买”的咨询量在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均显著上升,反映出市场对正品渠道的依赖度持续增强。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最新市场监测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消费结构出现明显分化。一线品牌如“中华”、“利群”在高端市场稳中有升,单条价格普遍维持在300元以上,其中“中华(硬)”在北京地区的批发价已突破400元/条;而中低端产品如“红塔山”、“白沙”的销量则因消费升级趋势受到一定冲击,部分三四线城市零售点反映,日销量环比下降约8%。这种“高端稳、中低端缓”的格局,与去年同期相比更为显著。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须严格执行“一店一证”制度,并对线上渠道的烟草销售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尽管监管趋严,但仍有消费者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烟草,一位来自上海的烟民李先生坦言:“价格确实便宜,但‘一手合天下烟哪里买’的问题让我很纠结,毕竟假烟危害太大。”
行业专家对当前消费迁移现象做出解读。中国烟草学会副会长张明远指出:“当前消费迁移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尝试混合型卷烟,二是健康意识提升促使部分消费者转向电子烟替代品。”记者在南京新街口商圈观察到,某品牌电子烟专柜的日客流量已超过传统卷烟柜台,而该品牌单支电子烟的售价为25元,远低于同价位烟草制品。
在法律合规方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一起烟草侵权案件引发关注。案件显示,被告通过社交平台销售假冒“玉溪”品牌卷烟,单条售价仅80元,最终被判处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万元并公开道歉。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王伟表示:“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目前全国统一的‘中国烟草’APP可查询真伪,这是最安全的途径。”
多位烟民对消费迁移趋势表达了不同看法。在杭州工作的程序员陈女士表示:“我最近开始尝试减量,从每天一包‘双喜’减少到隔天半包,主要还是担心健康问题。”而来自河南的货车司机刘师傅则认为:“现在油价涨了,买好烟的机会少了,‘红河’这种30元档次的烟反而更受欢迎。”这种消费心理的变化,使得烟草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更加复杂。
电商平台上的数据同样印证了消费迁移趋势。记者在“一手合天下烟哪里买”的搜索结果中发现,某知名电商平台烟草专卖店的单月销售额同比增长15%,其中“低焦油”和“细支”产品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平台运营负责人透露:“消费者越来越看重产品特性和健康标识,比如‘中南海(低焦)’的单盒销量已超过传统款式。”
烟草行业分析师李静在最新报告中指出:“2025年烟草消费将呈现‘三化’趋势:即品牌高端化、产品细分化、渠道合规化。预计到年底,全国烟草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但增长动力将更多来自产品创新而非单纯销量提升。”她特别提到,近期上市的“泰山(儒风细支)”等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新品,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反响热烈。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减害”概念深入人心,部分烟民开始关注“加热不燃烧”等新型烟草制品。云南中烟推出的“爱喜(加热棒)”在云南、福建等地的销售额已超过传统卷烟,单支定价45元。一位尝试该产品的消费者表示:“口感确实不同,但价格偏高,‘一手合天下烟哪里买’的疑问依然存在。”
综合各方信息可见,2025年7月16日的烟草市场正处于深刻变革期。消费迁移不仅体现在价格区间和产品类型上,更反映了消费者健康意识、消费能力和政策环境的多重影响。而“一手合天下烟哪里买”的持续热议,也折射出消费者在便捷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的权衡选择,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影响烟草行业的整体发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