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烟草行业物流追溯系统迎来重大升级,标志着我国烟草监管科技化、智能化水平再上新台阶。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全国烟草物流追溯平台已完成5.0版本迭代,新增区块链防伪、大数据分析等十余项功能,将有效打击假烟流通,保障消费者权益。新系统上线首日,多地烟草局已开始对零售终端进行全覆盖培训。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品牌专卖店,记者看到店员正在操作新升级的追溯终端。该终端屏幕显示,每条香烟从生产、仓储到运输、销售的全流程数据均可实时查询。店主王女士表示:“以前查真伪靠扫码,现在能直接看到物流轨迹,比如这盒‘高端九五至尊烟多钱一盒’的信息和运输温湿度记录都清清楚楚。”据悉,高端九五至尊烟多钱一盒目前市场指导价为450元/条,但通过追溯系统可查到具体零售价是否合规。
国家烟草专卖局信息中心主任张明远接受采访时强调:“此次升级是落实《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2025年修订版的重要举措。新系统将‘一物一码’升级为‘一物多码’,每个产品包装内嵌NFC芯片和独立追溯码,消费者只需手机轻点,就能获取包括产地、税率、防伪认证在内的完整信息。”他透露,上海烟草集团已率先在电子烟监管模块完成试点,为明年全面铺开积累经验。
行业专家点评方面,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教授李伟指出:“物流追溯的强化符合《电子商务法》对商品信息透明度的要求。以高端九五至尊烟多钱一盒这类高价产品为例,过去常有调包售假行为,新系统通过物流节点时间戳和温度曲线双重验证,理论上可将假冒概率降至万分之一以下。”但他同时建议,应完善消费者投诉反馈渠道,避免追溯数据“只进不出”。
市场行情数据显示,新系统上线后,多地出现高端卷烟价格波动。广东某批发市场负责人陈经理告诉记者:“今天‘高端九五至尊烟多钱一盒’的批发价从420元涨到435元,主要是溯源成本传导所致。但长远看,这会倒逼企业优化供应链。”记者走访发现,杭州、成都等城市已有消费者因追溯系统查不到数据而拒收香烟,反映出公众对监管透明度的期待。
在消费者评价环节,记者随机采访了三位烟民。45岁的软件工程师刘先生表示:“我关注的是‘高端九五至尊烟多钱一盒’的税率占比,新系统显示含税成本约180元,感觉更透明了。”而28岁的自由职业者周女士则吐槽:“查询过程太繁琐,要输入20位追溯码,希望开发语音识别功能。”此外,有消费者发现,部分小品牌香烟的追溯信息仍不完整,暴露出系统覆盖的短板。
监管报道显示,浙江省烟草局已建立追溯异常预警机制。该局稽查支队队长赵磊介绍:“系统可自动比对销售数据与物流记录,一旦发现某批次香烟提前到达销售终端,将触发预警。比如某地经销商的‘高端九五至尊烟多钱一盒’显示7月10日到货,但销售记录是7月5日,系统会立即标记为可疑。”这种技术手段被专家誉为“电子围栏+天眼”的升级版。
在真实报道方面,贵州某烟厂物流部经理透露,新系统要求企业上传每批次烟草的种植地块GPS坐标、农药残留检测报告等原始数据。他算了一笔账:“虽然增加了30%的记录工作量,但通过减少人工核对的错误率,整体合规成本反而下降。”不过,有小型烟厂反映,初期投入的追溯设备费用高达500万元,呼吁出台专项补贴政策。
多位业内人士对系统实效性持谨慎乐观态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烟草分会秘书长孙志强表示:“当前仍有技术漏洞,如通过伪造温湿度记录规避监管。建议引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比对产品包装与追溯系统存储的原始照片。”他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公开更多追溯数据接口,让消费者和媒体参与监督。
记者注意到,新系统特别强化了对电子渠道的管控。在某电商平台,记者尝试搜索“高端九五至尊烟多钱一盒”,发现所有商品页面均增加了“国家烟草追溯码”验证入口。但暗访发现,仍有商家通过“礼品盒”等变相关键词逃避追溯监管,提示监管需持续“打补丁”。
在法律合规层面,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律师指出:“《产品质量法》已明确要求商品追溯信息保存不少于5年,新系统将这一要求落到实处。但对消费者而言,如果因追溯信息错误购买了假烟,目前仍需通过12313举报热线逐级申诉,建议建立更直接的赔付机制。”
当日收盘时,记者在南京新街口商圈观察到,多家便利店在香烟柜贴出“请扫码验真伪”的提示。某店主算了一笔账:“虽然每卖一条‘高端九五至尊烟多钱一盒’要多花0.5元扫码费,但避免了假烟罚款,综合算下来还是划算的。”这反映出市场对新规的逐步适应。
综合各方反馈,烟草物流追溯系统的升级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折射出监管思路的转变——从“事后打击”转向“事前预防+全程监控”。但要让系统真正惠及消费者,还需在用户体验、数据共享、法律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随着更多细节浮出水面,这场由科技驱动的烟草监管变革,仍处在进行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