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年龄层分布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市场,结合最新监管动态、行业数据及消费者反馈,试图描绘当前烟草消费人群的年龄结构变化,并探讨这一趋势背后的多重影响因素。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大型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师傅向记者透露,近一年来,30至45岁的中年男性仍是最主要的消费群体,约占门店销售额的60%以上。然而,他注意到一个显著变化:“年轻客源虽然占比不大,但增长势头明显。尤其是22至28岁的年轻男性,购买频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近15%。”这一现象与国家烟草专卖局2025年第一季度发布的《烟草消费人群监测报告》数据相符,报告显示,25岁以下消费者比例首次突破5%,较2024年同期增长1.2个百分点。

记者在上海市静安区随机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28岁的程序员小张表示:“现在工作压力大,偶尔抽一根缓解疲劳,但基本控制在每天不超过3支。”相比之下,52岁的张先生则坦言:“我们那个年代抽烟是社交习惯,现在基本不抽了,身体吃不消。”而68岁的退休教师王老先生则认为:“年轻人抽的细支烟比我们老一辈抽的粗烟更贵,最便宜的整条烟多少钱?现在连20元档次的都很难找到了。”

烟草价格体系的调整确实成为影响年龄分布的关键因素。根据《2025年烟草价格指导目录》,20元以下档次的香烟品牌已从2024年的23种减少至目前的8种,而50至80元中档烟的品类则增加了42%。一位不愿具名的烟草行业分析师指出:“价格门槛的提高,客观上起到了‘控少’作用,但中老年消费群体的替代效应正在显现。”

记者查阅最新监管政策发现,国家烟草专卖局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销售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及传统卷烟,并要求所有零售终端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醒目标识。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支队队长王磊介绍:“我们今年已查处违规向青少年售烟案件37起,较去年同期下降28%,这说明监管成效正在显现。”

然而,在二三线城市,烟草消费的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记者在四川省绵阳市走访时发现,45至60岁的中老年消费者占比高达65%,当地一家烟酒店的老板娘陈女士告诉记者:“这里的老顾客基本是退休工人和农村来城里的老人,他们更看重性价比,最便宜的整条烟多少钱?现在20元档次的‘红塔山’经典1956成了抢手货。”

烟草行业专家、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张教授接受采访时分析:“当前年龄层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25岁以下和55岁以上群体占比相对稳定,而26至54岁人群则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种分布与我国人口结构变化、消费习惯演变以及价格政策调整密切相关。”他特别指出,电子烟的规范管理也对传统烟草消费年龄分布产生了间接影响。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从华宝国际烟草交易中心获悉,截至7月15日,全国卷烟批发价格指数为102.8点,较去年同期上涨3.2%。其中,细支烟和低焦油产品价格涨幅最为显著,平均每条价格突破65元大关。一位行业观察人士透露:“高端细支烟的消费群体年龄普遍偏年轻化,这部分市场正以每年约18%的速度增长。”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在社交媒体上收集到大量讨论。一位昵称为“90后不抽烟”的网友留言:“现在连办公室的年轻人都开始尝试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传统香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而另一位“老烟枪”则反驳道:“年纪大了才懂,戒烟比控制消费更难,价格只是次要因素。”

针对年龄层分布变化,记者还采访了三位烟草零售商。广州市一家连锁烟酒店店主林女士表示:“我们店里的‘黄金年龄’顾客是35至50岁,他们消费稳定且忠诚度高。”而武汉市一家社区便利店老板则补充:“周末时20多岁的年轻人会批量购买,可能是应酬需要。”

综合各方信息可以看出,2025年烟草消费年龄层分布正经历微妙调整。在严格监管和价格调控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烟草消费群体呈现老龄化趋势,而年轻消费者则更多转向新兴烟草产品。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健康意识的整体提升,也体现了政策引导与市场选择的复杂互动。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到20%以下”目标的持续推进,烟草消费年龄结构的演变仍将是各方关注的长期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