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随着烟草行业终端建设的持续推进,国内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据记者调查,近期“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问题再次引发行业关注,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烟草零售终端的监管力度,同时行业内部也在积极探索合规化、精细化的销售模式。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其中零售终端的贡献率显著提升。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烟草专卖店时发现,尽管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但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需求依然稳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零售商告诉记者:“现在‘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渠道管理越来越严格,以前那种随意进货的情况基本没有了,现在都得通过正规渠道。”

烟草行业专家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终端建设是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家烟草专卖局陆续出台《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管理办法》《烟草专卖品物流配送管理办法》等法规,对零售终端的规范化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他特别指出,2025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追溯机制,任何环节的违规行为都将面临严厉处罚。

在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注意到,近期“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价格波动较为明显。以“红塔山”经典100为例,零售价从2024年的28元/包上涨至目前的32元/包;而“白沙”硬蓝的零售价则从15元/包涨至17元/包。一位长期从事烟草批发的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了,以前可能还有10%的利润,现在可能只有3%左右。”

记者采访了几位消费者,他们对烟草行业的终端建设表示了不同看法。张先生(化名)表示:“我平时抽‘黄山’细支,价格在45元/包左右。现在买烟比以前方便多了,但价格确实涨了不少。”而另一位消费者王女士则说:“我父亲喜欢抽‘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里的‘娇子’系列,最近发现很多小店都不卖了,说是查得严。”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了“烟草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无证经营、销售非法渠道烟草制品等行为。据行动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异常流向,今年上半年已查处违规案件1200余起,罚没金额超过2亿元。”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也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某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试点‘智慧零售终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库存、销售、物流的全链条管理。比如消费者通过手机APP就能查看附近烟店的库存情况,而零售商也能实时了解‘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到货信息。”

对于烟草行业的未来,业内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源头管控,同时优化零售终端的布局结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发布的报告显示,规范化的终端建设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吸烟率,2025年上半年全国15-24岁人群吸烟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在云南昆明的一家烟草专卖店,记者看到店主正在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店主表示:“现在经营烟草制品必须懂法守法,尤其是‘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进货渠道,必须严格审核。否则一旦被查到,不仅要罚款,许可证也可能被吊销。”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深入推进,烟草行业终端建设将继续向规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烟草企业正在加快“新零售”布局,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提升消费者体验。某品牌负责人表示:“我们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就能了解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信息。”

在广东深圳,记者发现一些传统烟草零售店正在转型升级。一家烟酒行店主告诉记者:“现在光卖烟不行了,我们增加了茶饮、文创产品等,吸引更多客流。虽然‘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的利润少了,但整体收入反而提升了。”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烟草市场对国内终端建设也有一定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 sức khỏe 部门负责人通过邮件向记者表示:“中国烟草行业的终端建设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如何平衡经济效益与公共健康,这对全球控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回到国内市场,随着“低价粗支烟一手货源”监管的持续加强,烟草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未来烟草零售终端将呈现两极分化:合规经营、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而那些依赖灰色渠道的企业则面临淘汰。”